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妊娠期母体的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约40%-45%,血浆容量增加多于红细胞,血液出现相对稀释的状态,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国内各地区资料显示,贫血的发生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民生活条件也较为富裕,为了解本地区现阶段孕妇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设计本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26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于妊娠中期(20~22周)和妊娠晚期(38周或分娩前)至少2次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在妊娠中期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跟踪妊娠结局。对诊断妊娠合并贫血以及严重缺铁孕妇给予相关治疗,分析妊娠合并贫血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及趋势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262例孕妇妊娠中期共检出贫血患者601例,妊娠中期贫血的患病率为18.42%(601/3262),其中缺铁性贫血为345例,占贫血患者的57.40%(345/601);妊娠晚期新增贫血患者285例,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206例,占新发贫血的72.28%(206/285);妊娠期贫血总患病率为27.16%(886/3262),缺铁性贫血占62.19%(551/886)。2.3262例孕妇妊娠中期平均血清铁蛋白水平为(29.40±30.12)ng/ml,妊娠中期铁缺乏孕妇1565例,占所有孕妇的47.98%。3.73.88%(444/601)妊娠中期贫血的患者至妊娠晚期获得治愈,缺铁性贫血的治愈率相似,为72.46%(250/345);4.妊娠中期贫血患者多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妊娠晚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比例高于妊娠中期[19.93%(60/301)与4.93%(17/345),χ2=34.478,P<0.01]。5.孕妇妊娠中期贫血的患病率和妊娠晚期新发贫血的患病率随着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的不断减少下降而逐渐升高,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30、≥20-<30、≥10-<20和<10 ng/ml妊娠中期轻度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3.33%(142/1065)、14.40%(91/632)、14.71%(130/884)和24.82%(169/681),χ2趋势=30.697,P<0.01]。妊娠晚期新增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3.94%(42/1065)、5.85%(37/632)、12.78%(113/884)和13.66%(93/681),χ2趋势=69.871,P<0.01]。6.年龄≤23岁及孕前或孕早期体质量指数<18.5的孕妇妊娠中、晚期贫血患病率高,孕前或孕早期体质量指数≥24-≤≤30及孕期体重增长<l0kg的孕妇妊娠中晚期贫血患病率降低,P值均<0.05。7.血清铁蛋白水平越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的比例越高,血清铁蛋白<20 ng/ml的孕妇孕晚期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妊娠中期正常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的比例为12.82%(130/1014):妊娠晚期正常组44.87%(455/1014),χ2=253.754,P<0.001;妊娠中期贫血组19.78%(109/551):妊娠晚期贫血组73.50%(405/551),χ2=319.466,P<0.001。8.血清铁蛋白水平≥10-<20 ng/ml组贫血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非贫血者[20.39%(52/255)与11.92%(75/629),χ2=10.577,P<0.01]。9.未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及是否发生贫血与其他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妊娠期贫血未治疗的孕妇多个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贫血治疗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6.77%(13/192)和3.17%(22/694)(χ2=5.139,P<0.05)、胎膜早破的发病率分别为28.65%(55/192)和21.33%(148/694)(χ2=4.563,P<0.05)、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22.92%(44/192)和15.42%(107/694)(χ2=5.982,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贫血总患病率为27.16%,缺铁性贫血总患病率为16.89%,妊娠中期铁缺乏为47.98%。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越低,贫血患病率越高,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的比例越高,妊娠期增加血清铁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对诊治妊娠期缺铁及缺铁性贫血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孕期铁缺乏及贫血的孕妇给予积极的铁剂补充,能有效的改善妊娠结局和促进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