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阻抗角测量方法研究及实现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在电力系统储能电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尽早准确感知每个单体电池内部的温度,对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电池的阻抗角与内部温度呈现一定的关系,通过电池的阻抗角测量可以估计电池的内部温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池阻抗角测量方案并将其实现,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储能电池阻抗角测量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测量指标并给出了总体测量方案。选定储能电池对象后,对电池的阻抗和阻抗角进行了需求分析,具体分析了阻抗角的测量范围以及满足应用要求所需要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确定了测量指标。根据需求,在比较不同检测原理的基础上,选定过零检测法作为测量方案的核心,进而给出了阻抗角测量的总体方案。(2)设计了一种专用于储能电池的强直弱交无相移分离电路,解决了弱信号高放大倍数时直流分量形成的放大器饱和失真问题。为实现阻抗角的测量,难点是在电池输出直流电压的基础上无相位偏移地得到电池阻抗生成的交流弱电压信号。首先利用负反馈原理,给出交直分离电路的框图,然后以电池响应电压的范围为参考,初步完成了交直流分离电路的设计,在Multisim中搭建出交直分离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在优化电路参数设计的同时,也验证了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可以为后续的弱信号高放大倍数放大提供支持。(3)以交直流分离电路为核心,进行了阻抗角测量电路的总体实现和验证。在实验室中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完成了整体测量电路的制作和编程,并以校验设备和一种储能电池为对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阻抗角测量方案可以满足储能电池的测量需求,能够实现用于储能电池的阻抗角测量,且具有成本低,便于集成的优势。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以来,真空科学与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真空度的测量是真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真空度和控制真空度大小对工业装置运行、科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对真空产品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空间探测活动对国家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就对空间真空压力的测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当前真空测量技术下,直接测量微小的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国西天山地区具有优越的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巨大。然而迄今为止,该地区斑岩铜矿找矿还未获得实质性突破。在中国西天山怎样寻找斑岩铜矿是国内经济地质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从已有的矿床、矿点调查评价作为切入点,探讨西天山地区斑岩铜产出的地质背景、时空分布与识别标志是一种科学的途径。基于此,本论文选取该地区的喇嘛苏-赛博大型铜矿床开展解剖,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鉴定、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粮食安全。但重金属现场实时检测一直是目前技术难题,急需一种准确、经济、实用的现场检测方法。本文基于介电双线理论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增高。脑卒中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
大量的研究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在脊椎动物抗细菌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JAK激酶是一种非受体型络氨酸激酶,在哺乳动物中,已被证实是参与
首先,我们研究了 Pt(110)面的氧化。由于考虑了 Pt(110)面层间的弱相互作用,我们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PBE+rVVI0方法进行研究Pt(110)面的重构机理,以及表面氧化过程中,表面重构对于氧
干气密封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密封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弹性支撑元件一般都为弹簧,但波纹管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用金属波纹管代替弹簧成为干气密封的弹性支撑元件,不仅有着耐高温,不易老化,结构紧密,轴向浮动性好等优点,而且能够通过波纹管本身的弹力对系统起着密封作用。论文主要研究了干气密封S型波纹管膜片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首先,研究了S型波纹管膜片的非线性大变形问题。运用拟壳法将S型波纹管膜片当作有初挠度的圆环薄
开关磁电机(SRM)兼备了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优点,其内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控制方法灵活多变、工作可性、效率,在电动车动、家用电器、通用工业应用、航空工业等域都得
在不同的参数区域,非线性电路可以产生不同的振荡模式并伴随着能量的输运。当非线性电路之间的耦合通道被激活时,基于电阻器连接的电压耦合能够有效实现混沌电路之间的同步。但在同步的过程中耦合电阻器消耗焦耳热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用于耦合振荡电路时,其耦合通道中会建立时变的电场和磁场,在不消耗焦耳热的情况下对耦合电路能量进行抽运和调控,可以有效调控非线性电路的同步过程。因此,研究非线性电路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发作次数、不同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和抗体类型对视网膜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初步指导何时用药、如何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58例NMOS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0例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