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小说家,创作成果丰硕。从城乡关系角度看,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商州为中心的农村题材小说,一类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城市题材小说,这两类小说都包含丰厚的秦岭元素,不过农村题材小说更甚。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农村题材小说发生新变,已然突破早期的商州格局,逐渐形成大秦岭气象。因此,从秦岭地理空间角度研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文化背景、主题呈现、人物形象、美学特质四个方面探析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有深厚的渊源。从自然空间看,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生态环境赋予其文学创作无限可能性;从文化渊源看,秦岭的医道文化、祖庭文化等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为贾平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叙事空间的建构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具体到贾平凹的生长环境会发现,商洛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此地汇聚了秦陇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这些地域历史文化与现代城乡文化相互交织,使得贾平凹的小说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意蕴。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有启蒙与忧患两大主题。受地理环境影响,秦岭山地农民思想封闭,农村改革难度大;另外,秦岭山区早些年间盗匪横行,下层民众尤其妇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启蒙山地农民成为上世纪贾平凹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新世纪以来,贾平凹逐渐将目光转向秦岭自然生态的萎缩、生命野性的退化以及历史虚无感带来的忧患当中,于是深沉的忧患成为贾平凹这一时期小说叙事的中心。在启蒙主题中,贾平凹塑造了新旧两类农民、土匪、弱女子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新农民思想开放、活跃,旧农民墨守成规,更加保守、内敛。农民有新旧之分,土匪有义匪与恶匪之分。无论善恶,这些匪徒基本都殊途同归,那就是与所爱之人隔绝,在绝望中走向灭亡。贾平凹笔下的弱女子大都外表娇媚,性格率直泼辣,在凄苦的生活环境中安身立命。贾平凹启蒙叙事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特点,并且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浸润着浓重的男权意识。在忧患主题中,贾平凹塑造了农村社会变迁中退化的人物群像以及缺失革命信仰的革命者形象。人的退化既包括生理机制、健康水平的退化,也包括思想的退化。革命者的革命动机、革命方式以及革命下场展示了一类缺乏革命信仰的革命者形象。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化了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主题内涵。秦岭赋予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独特的审美特性。生活真实与意象世界、秦岭山地历史与现代城市文明、历史文本与时代书写之间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贾平凹秦岭山地小说的鲜明的结构特征。从风格来讲,贾平凹的秦岭山地小说呈现出海风山骨式的大秦岭气象与怪力乱神化的小山乡秘韵的交错,具有刚柔并济、苍茫神秘的审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