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世界的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在普遍谋求发展的现代化运动中,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直接制约下,爆发了当代社会发展危机和困扰着人类的“全球问题”,人的问题更受关注。十几岁的马克思在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就把最能为人类谋取福利的职业当做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表达了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做现实的普罗米修斯”的愿望。可见,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思想觉悟就很高了,要为人的事业奋斗终身。本文以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为主线,系统研究了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前提、探索历程、主要内容与逻辑延伸及当代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和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并从之前优秀哲学家那获得了有益启发。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现实的个人”思想的探索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萌芽阶段,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实现了对唯心主义个人观和旧唯物主义个人观的跨越,主要成果有《博士论文》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其次是确立阶段,马克思通过对“人的类本质”的探讨、“利己主义的人”的研究及“人的本质”的解析,正式确立了“现实的个人”思想。最后是深化阶段,进一步挖掘“现实的个人”蕴含的深层次内涵。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基本内容,其思想范畴的多维内涵及内在的基本特性是其阐述重点。“现实的个人”既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实践的人”、“历史的人”,又是“人的自然”、“人的社会”、“人的实践”及“人的历史”。最后一部分主要研究了“现实的个人”思想的逻辑延伸及当代价值。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公民社会人”是“复归者”。公民是个体性概念、平等与权利的统一、主体性构成了公民的本质特性这三点是“公民社会人”基本属性。个体和类、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于“公民社会人”,“公民社会人”的身上闪耀着文明精神和时代精神进步的光辉。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宗旨,带领我们深刻认识了“社会”的范畴,启发了人们对现实生存的反思——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仍就有其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补江总白猿传》是唐初期的一篇文言小说。富于艺术想象,情节离奇曲折,文学价值高,影响深远。这部小说从题材、情节以及环境铺陈的描写手法,无不受到佛经故事的影响。因佛经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哲学的研究始终无法回避人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问题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与萨特生活的历史阶段不同,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马克
当前民生档案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没有统一、准确的范畴界定,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管理权限高度分散,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这些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将影响民生档案服
随着受众对信息类节目需求的增大,特别是对电视服务类节目收视审美的提升。电视服务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通过对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娱乐化现象的分析,找寻此类型
福州一中新校区体育馆一座具有多功能用途的场馆,必须满足比赛、全校师生集会及各项演出活动的要求。建筑声学设计主要是合理控制混响时间以及消除有害反射声对听闻的干扰。
<正>星故事你也许没听说过,拍摄电视节目的时候,有一种职位叫场务。其实场务就相当于杂工:搬搬摄影器材或舞台上的桌椅,做点简单的木工,有时候也爬到很高的天花板上,往下撒碎
期刊
<正>为什么要写这四件事呢?当时写的时候,有一本杂志要我写回忆童年的文章。我想: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我读这些诗的时候,大概和同学们一般大小,是十三四岁。真是年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较大改善,但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又使得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
硫化铜铅矿物因矿物之间可浮性相近,导致浮选分离困难。本试验实际矿样取自临沧多金属硫化矿经混合优先浮选得到的铜铅混合精矿,本文通过对不同药剂作用下黄铜矿、方铅矿单矿
本文在阐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目标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各类词典的不足主要是由表达手段的局限性造成的,进而探讨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语言知识系统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