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差异化能力,降本增效(CDEU)做为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已成为行业共识。而成本竞争正日趋同质化,在此背景下,为提升竞争能力各企业越来越关注自主开发能力的迅速提高。同时每个整车企业都拥有众多车型,零件品种繁杂,零件变化频繁,如何进行采购成本管理模式、流程、方法、工具的创新和采购成本管理的电子化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零部件采购成本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概念着手,即先期采购成本管理与批产采购成本台帐管理的角度,对采购成本管理模式、流程、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并通过实施电子采购系统来实现采购成本管理的电子化。先期采购成本管理模式、流程、方法创新体现了工程经济学原理,充分运用综合成本分析法,例如价值工程、ABC法、成本动因法等。产品成本是设计出来的,按市场可允许的成本预算进行工程设计开发,特别是引入了设计概念活动(DCS),通过工程、采购和财务专业团队的联合工作,从上到下的成本分解、工程价值分析(整车级-系统级-核心部件级),再由下而上的成本汇总、调整、验证(核心部件-系统级-整车级),经过多轮的供应商同步评审及供应商的头脑风暴和供应商同步工程解决方案,并通过项目评审阀方式向管理层汇报,以得到指示性方向和成本设计调整方案批准。最终冻结各方认可的最优化的成本设计方案,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零部件的成本。该流程已在上海通用新项目开发中得到初步运用,整套物料采购成本与对比车型相比总体下降30%左右,经济效益良好。并能覆盖从设计、供应商选择、产品认证到批量生产各环节。该模式、流程能广泛适用于汽车行业自主开发新项目的采购成本管理。项目批产后的采购零件成本台帐管理传统上一直依赖手工维护,采购员工作量大,投入资源多,而且在合同的时效性、准确性、连续性、效率问题上无法进一步提高,通过电子采购系统的电子台帐的建立开发,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企业SAP系统尚未实现的功能并解决了合同的时效性、准确性、连续性及提高了采购员的工作效率,并为采购管理电子化提供了电子数据来源。供应商绩效、采购员绩效管理的是采购内外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通过手工统计的成本变化来判断供应商、采购员的工作绩效。通过电子采购系统中电子管理模块的开发,建立简单而实用的采购成本变化统计数学模型,针对零部件车型配置、供货量、工程变更、商务等主要成本影响因素,系统可以按照管理用途进行运算并提供合并、分类报表供采购管理层决策和指导采购员、供应商工作。基本解决了供应商绩效管理、采购员绩效管理、车型或零件的手工成本统计中时效性和准确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