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贸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是近年来外贸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表现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具有现实的意义。作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对解释一国的贸易及产业结构形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以我国工业分类中的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查我国制造业内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的比较优势,并探讨不同要素投入对于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论文框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进行概括说明。第二部分是国内外文献综述,梳理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国内外关于外贸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文章奠定理论及实证研究基础。第三部分在介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我国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为例,按照要素密集度不同对行业进行分类,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情况,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进行说明。第四部分在HOV模型的基础上,从要素投入角度对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我国制造业内各行业的出口商品结构为被解释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以及模型拟合过程,分析不同要素投入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影响因素作用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机制。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要素禀赋、技术投入及规模经济等将通过改善我国的出口产业结构而最终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生产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