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表明,炎症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恶性肿瘤伴有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而诸如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指标则反映癌症患者的炎症状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及改良GPS(modify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mGPS)等基于炎症的预后评分对于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CRP长期用于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评估,临床应用广泛。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RP/Alb)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近来证实与宫颈癌、卵巢癌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血小板与C-反应蛋白乘积(Platelet×C-reactive protein multiplier value,P-CRP)作为新的预后评估指标,近来证明对于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而上述基于CRP的两个指标作为基于炎症的预后评分,对于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国内外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基于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CRP/Alb和P-CRP,分析上述两种炎症指标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探讨其对于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能早期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简易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为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并行手术的患者324例,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5年或至死亡,随访最终截止时间为2020年1月。收集患者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原发灶情况、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血管受侵、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生存时间、手术方式,术前血液学指标: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并以此计算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CRP/Alb)和血小板与C-反应蛋白乘积(P-CRP),根据SPSS软件绘制得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根据Youden指数得到相应最佳截点,根据最佳截点将患者分为相应指标的高水平组及低水平组,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比较。取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0.85为分界点,以CRP/Alb≥0.85为高CRP/Alb组(n=132),CRP/Alb<0.85为低CRP/Alb组(n=192);取血小板与C-反应蛋白乘积(P-CRP)=7.62为分界点,以P-CRP≥7.62为高P-CRP组(n=134),P-CRP<7.62为低P-CRP组(n=190)。分别分析比较各对应两组随访5年患者总体生存率以及CRP/Alb和P-CRP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对可能影响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医学统计软件MedCalc 15.2.1比较基于时间的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对数秩检验比较总体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CRP/Alb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疾病分期相关(P<0.05);P-CRP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累和疾病临床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ROC分析中,CRP、Alb、PLT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01、31.90和262.50,术前血低白蛋白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χ~2=10.347,P=0.001);高CRP水平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χ~2=9.289,P=0.002);高血小板计数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下降(χ~2=4.863,P=0.027);CRP/Alb和P-CRP的最佳截止值分别为0.85和7.62,高CRP/Alb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CRP/Alb组(χ~2=11.902,P=0.001);高P-CRP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CRP组(χ~2=7.103,P=0.008);在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方面,CRP/Alb和P-CRP两者均高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高CRP/Alb或高P-CRP组(χ~2=4.738,P=0.029)和低CRP/Alb且低P-CRP组(χ~2=18.618,P=0.000),高CRP/Alb或高P-CRP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CRP/Alb且低P-CRP组(χ~2=4.971,P=0.026)。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受累、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为影响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临床分期、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是影响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Z检验比较得出CRP/Alb和P-CRP是优于单独使用CRP、Alb、PLT时的基于炎症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单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分化程度、CRP、Alb等为影响结肠癌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PLT等是影响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CRP/Alb和P-CRP可作为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其分别在截点值为0.85和7.62时,是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