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人流量不断增加,旅游业迅速发展带动酒店业的大规模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酒店空间布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话题,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的城市结构重构特征、住宿业空间结构特征均有差异,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省会,其城市格局从“摊大饼”式演化成组团式多核心分散发展的空间格局,住宿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窗口行业却被忽视。因此,本文以长沙市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GeoDa空间关联分析、次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来研究空间结构分析、空间结构演化分析、酒店区位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探讨长沙市酒店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从而为酒店选址提供支持。研究结论如下:(1)长沙市酒店业空间结构呈现集聚状态,高档酒店、同种连锁品牌酒店区位不临近,中低档与高档酒店区位临近,从而加剧酒店间的空间竞争。在空间分布模式上,高档酒店密集分布在长沙中心城区内的CBD,中低档酒店分布在交通枢纽周边,经济型酒店集聚区包括火车站、CBD周边、交通干道、高校、地铁口等位置,而城市边缘地区酒店分布为空白。(2)长沙市酒店时空演化过程的扩张方式:中心城区的同心圆圈层式扩张、交通枢纽的星状扩张、省政府、市政府、开发区的散珠状扩张、周边县区与新城的远距离扩张,城市功能分区成为酒店业发展指引。(3)长沙市酒店空间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交通便利性、地价,交通便利性对不同类型酒店在任何阶段都很重要。空间集聚是酒店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长沙市交通建设、城市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酒店的空间集聚程度降低,改善了边缘地区交通便利程度,酒店往外围扩散,酒店演化的扩散作用增强。(4)酒店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城市功能分区将逐渐成为各类型酒店布局主要指引,湖南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要统筹城市群发展,实施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的“一带一圈”旅游发展战略,但考虑到长沙是特大城市,与株洲、湘潭差异巨大,且还在继续聚集扩大,需要考虑城市档次对酒店等级与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