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信道中无线中继技术的分析与性能评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rpgu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电系统不断的加速发展,无线用户对高可靠性、高速度、大容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无线协作通信根据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在独立的单个天线上构造虚拟天线阵列进行通信。当空间上分隔的独立天线终端进行合作时,多天线技术的一系列重要优点就会体现出来,比如分集增益,以及总是存在的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协作分集的使用能够为传输半径、容量和可靠性带来重大的潜在优势。在恶劣的情况下,信号的传输很难达到高吞吐量和低误符号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大量的协作策略,其中,中继是改善信道容量和增强传输可靠性的主要方法。当前关于协作通信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一个利用放大、转发(Amplifyand Forward,AF)或者解码、转发(Decodeand Forward,DF)的协议上。在前一类协议中,中继节点对接受信号进行放大并转发,而后一种协议下,中继节点对接受信号进行解码并转发。同时,研究者们对这种协作系统中的中断概率性能做了评估。  当中继节点不能对接受信号进行连续正确地解码时,DF协议的性能将会降低,而当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含噪声的信号进行放大并转发时,AF协议的性能也将受到损失。  但是根据现有研究,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学者研究多中继时的中继协议选择。  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了一种如何选择AF协议或DF协议的方法(ORPS),并给出了这种方法相比现有协议的优势。中继采用如下策略持续工作:当中继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完全正确的解码时,该中继解码并转发该信号;当中继不能正确解码信号时,剩余的中继将在空闲周期内放大并转发信息。这样,中继节点可以根据本文提出的ORPS来高效地转发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号。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比了ORPS策略和仅使用单一AF协议时的误符号率(SER)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只采用AF方式的协议,ORPS策略表现出了相当优异的性能,拥有约2dB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本文提出的机制达到了满分集增益。  在ORPS策略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当中继节点受到相邻节点的同频干扰问题,其中,干扰信号是其他发送节点同其目的节点通信时产生的。本文对不同中继及不同干扰功率下的ORPS策略和DF协议进行了对比。  最后,多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困难,由于无线网络中节点电池的寿命有限,能量有效性是无线协作网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第二部分研究了多中继节点时放大、转发的中继方法,提出了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使得连续接收的信号信噪比(SNR)最大,且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端到端的误符号率(SER)。最后,本文给出了Nakagami-m和瑞利衰落信道下误符号率的上下界。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电视业务迅速而广泛的开展,对MPEG-2视频码流编辑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MPEG-2压缩节目的制作和编辑技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模拟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编辑;与M-JPEG压缩节目的
视频监控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了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以智能实用的图像分析为特色的第三代网络多媒体视频监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当前,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如何在已经投入巨大资金建设的SDH网络上更好地传输数据业务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方案,能将SDH的高可靠性和以太网技术的成熟性及方便使用等优
随着Internet业务和多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业务量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膨胀,这就要求网络必须具有高比特率数据传输能力和大吞吐量的交叉能力。光纤通信技术出现以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