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皇家园林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而向来是我国古典园林史研究的热点所在。然而这些论述多从造园技巧、造园思想、设计理念以及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偶尔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论述,也多集中在对园林实体本身的考据,少有论述皇家园林与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间或有之,也是偶然提及,未曾做过系统深入的探讨。故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围绕两汉时期皇家园林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系统探讨皇家园林具备的政治、军事、经济、生态、社会调控等社会功能。本文内容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论述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正史、汉赋、笔记小说等文献材料与考古资料,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对两汉皇家园林的社会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同时对皇家园林、苑、囿、社会功能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两汉皇家园林的基本概况。两汉时期是我国皇家园林生成的重要时期,为了适应大一统封建帝国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及帝王个人追求永生的幻想,在天人合一思想、天国仙境思想的指导下,两汉皇家园林在物质空间形态上,布局法天像地、苑中有苑;在造园技巧上,开创了“一池三山”的造园意境及技巧,成为历代皇家园林造园的主题风格;叠石、理水、人工营造植物境域都在此时得到较快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两汉皇家园林的政治功能。两汉皇家园林政治功能的主要表现就是封建统治者首次提出了皇家园林造园的核心思想,即借助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体和设施来表现“壮丽以重威”的思想,达到威慑百姓、维护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利用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壁画装饰达到政治教化、收买人心的目的;最后,汉代统治者还在皇家园林中处理政务、接待外宾,这是两汉皇家园林政治功能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论述两汉皇家园林的军事功能。两汉统治者在皇家园林中不仅进行一般性质的军事操练,而且还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士兵;统治者还把皇家园林修筑于边塞军事要冲之地,既满足了休闲之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控制军事战略要地的目的,便于及时处理各种外(边)患;此外皇家园林中还储备有财物、武器、战马、马料等大量军需物资,这就表现出它具有保障后勤军需的军事功能。第五部分,论述两汉皇家园林的经济生产功能。两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为了满足皇室祭祀及日常生活饮食资源所需,在园中不仅种有各类瓜果蔬菜,还饲养有各种动物提供肉类;这时的皇家园林也是一处大型手工工场,里面生产席垫、丝绸衣物、铜器等日常用品和器具,为帝室的生活资料提供了保障:皇家园林中也出产白鹿皮币和铸造金属货币,这对稳定国家经济及调控货币流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六部分,论述两汉皇家园林的生态功能。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以及国家相应机构的有效管理实施下,两汉皇家园林表现出了强大的生态功能,首先,就是保护了大量天然、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维护了生态平衡;其次,也因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优美的环境而成为城市绿化的壁垒;最后,两汉皇家园林在营造园林水景的同时,将池沼、水渠与漕运、城市供水和园林绿化供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皇家园林成为调节国家水利资源的重要枢纽。第七部分,论述两汉皇家园林的社会调控功能。由于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中有充足的植物、动物、水利资源,是维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因而在发生各类自然灾害时,两汉统治者便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赈灾减灾,救济百姓,同时将园林中的土地或假借,或赐予百姓,从而稳定社会,维护统治。第八部分,两汉皇家园林社会功能评价。两汉时期皇家园林的各项社会功能不但深受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也为皇帝个人因素所左右。西汉初年,政治尚未稳定,经济较为萧条,皇家园林建设较少,皇家园林各项社会功能也表现得不太明显;汉武、昭、宣时期,国家实力发展至于鼎盛,园林建设一片繁荣,既满足了帝王享乐之需,也迎合了政治统治的需求,因而此时皇家园林的政治、军事、经济、生态功能表现得特别明显;至元、成到西汉末年,皇权衰落,自然灾害频发,经济衰退,此时皇家园林的社会调控功能表现较为突出,而其他功能则被淡化;东汉以后,囿于政治、经济、皇权的种种限制,皇家园林建设与西汉相比,相去甚远,除生态功能表现较为充分外,其他社会功能则渐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