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创新理论的矿用救生舱设计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发生频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较高行列,因此,矿井事故预防和灾后应急救援成为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井下紧急避险设备作为焦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矿用救生舱是井下必备的紧急避险设备,能够为无法及时撤离的人员提供庇护,减少伤亡。现有矿用救生舱在功能和空间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矿用救生舱的优化是必然趋势,这就对救生舱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集成创新理论为基础,将矿用救生舱作为研究对象,以矿用应急救援产品设计原则为指导,结合相关的设计要素,探索矿用救生舱的集成创新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并以此为根据进行设计实践。首先,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集成创新理论相关文献及应用案例,提取集成创新理论适用于煤矿应急救援产品设计的方法,结合人机工学,总结出矿用应急救援产品设计原则。其次,通过对现有矿用救生舱从功能、空间和相关设计要素等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出现有矿用救生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构建并完善矿用救生舱集成创新设计方法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用户完成预研,应用观察法对用户使用救生舱的行为进行分析,采用访谈法完成对用户的访谈,提炼出用户对矿用救生舱的需求,将这些需求归类到功能、空间和相关设计要素等维度中,获得相应的设计要点,为矿用救生舱的设计提供方向。再次,以设计要点为基础总结出矿用救生舱的设计原则,并结合集成创新设计方法提出基于功能集成、空间集成及相关设计要素的设计策略。最后,在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的指导下完成矿用救生舱的集成创新设计。该论文有图55幅,表14个,参考文献82篇。
其他文献
滑坡碎屑流是高位滑坡的一种常见运动形式,具有大规模、远程、高速的特点,往往造成毁灭性灾难,严重威胁到我国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开展滑坡碎屑流对防护结构的冲击效应及堆积特征研究,不仅有助于对碎屑流冲击灾害的机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同时可以为拦挡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山区基础设施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防护结构作为研究因素,考虑拦挡结构高
<正>收到《寻求生命的意义》那天,正好是圣诞节外出度假归来。打开包裹时略感意外,这么大的题目却只是这么菲薄的一本,主要内容才一百三十四页。数日后的夜晚,翻开书,一口气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陋室铭》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铭辞,它的教学应紧扣其“铭辞”和文言文的文体特点,以读识“言”,由“言”入“文”,由“文”及“人”,带领学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四个梯级电站的第二级,是继长江三峡工程和溪洛渡水电站之又一巨型水电工程,其单机容量 100 万 KW,为世界之最,尾水出口围堰拆除水深达 16m,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