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TOPK与TLR2蛋白在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临床标本中的表达,探讨TOPK和TLR2在EBV相关淋巴瘤发生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利用三种淋巴瘤组织芯片检测TOPK、TLR2蛋白的表达和EBV的感染,合计171例。收集淋巴瘤组织蜡块113例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蜡块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TOPK和TLR2蛋白在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ER的表达。分析TOPK和TLR2的表达与EBV感染及淋巴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TOPK蛋白在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1.1淋巴瘤组织芯片中TOPK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OPK蛋白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或/和细胞核中。在90例淋巴瘤组织芯片中TOP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4%(58/90),其中霍奇金、非霍奇金、B细胞、T细胞性淋巴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10)、66.3%(53/80)、69.4%(50/72)和37.5%(3/8);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与T细胞性淋巴瘤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OPK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无相关性(p>0.05)。1.2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石蜡标本中TOPK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113例淋巴瘤组织石蜡标本中TOP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1%(43/113),其中B细胞、T细胞和霍奇金淋巴瘤中TOP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24/60)、42.2%(19/45)、0%(0/8),TOPK蛋白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石蜡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2%(8/44)。TOPK蛋白在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细胞与T细胞性淋巴瘤比较,TOPK蛋白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OPK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无相关性(p>0.05)。2.TLR2蛋白在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2.1淋巴瘤组织芯片中TLR2蛋白的表达TLR2蛋白在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均呈阴性。2.2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石蜡标本中TLR2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LR2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膜或/和细胞质。在111例淋巴瘤组织中TL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2.6%(14/111),其中B细胞、T细胞、霍奇金淋巴瘤中TL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60)、30.2%(13/43)和12.5%(1/8),TLR2蛋白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5%(11/40)。TLR2蛋白在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比较,TLR2蛋白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LR2蛋白在60例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均呈阴性。TLR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无相关性(p>0.05)。3.EBER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3.1淋巴瘤组织芯片中EBER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EBER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在4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芯片中EBER阳性表达率为48.8%(21/43),其中B细胞和T细胞性淋巴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60.0%(3/5)。B细胞与T细胞性淋巴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瘤组织芯片中的EBER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无相关性(p>0.05)。3.2淋巴瘤石蜡组织标本中EBER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111例淋巴瘤石蜡标本中EBER的阳性表达率为33.3%(37/111),其中霍奇金、非霍奇金、T细胞与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EB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4/8)、32.0%(33/103)、55.8%(24/43)、15.0%(9/60)。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EBER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EBER在T细胞与B细胞性淋巴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BER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1、TOPK蛋白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上调。2、TLR2蛋白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