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巴隆—沟里地区金成矿作用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v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隆-沟里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受两期特提斯演化的影响,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加里东期、印支期侵入岩广泛分布。区内构造发育,地层、岩浆岩的分布受到区域性深大断裂昆中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为金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沟里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内重要的金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不断有新矿床(点)被发现报道,目前已控制的金金属量超过125吨。巴隆地区位于沟里地区西部约40km,成矿地质背景与沟里地区相似,该地区金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缺乏深入研究,多年来找矿工作也无较大突破。本文以巴隆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巴隆地区中-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总结古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为金成矿作用研究提供基础;剖析巴隆金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分析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巴隆-沟里地区金多金属矿床关键控矿因素,构建巴隆-沟里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综合找矿概念模型。以沟里地区为模型区,提取地物化遥有利找矿信息,构建综合找矿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巴隆地区并开展成矿预测,为后续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巴隆地区中-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与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8.2Ma、229.5Ma与223.0Ma,上述三个岩体具有相似的主微量特征与Sr-Nd-Hf同位素组成。较高的K2O含量与与较低的里特曼指数表明其均为高钾钙碱性岩石,较高的Al2O3含量表明其均具准铝质特征,微量稀土元素方面所有样品均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较弱,并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K,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P和Ti的特征。本文认为巴隆地区上述三处岩体均属于I型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具有高Sr低Y的特征,可判断为埃达克质岩。全岩(87Sr/86Sr)i值(0.70819~0.70896)和εNd(t)值(-6.05~-4.79)较为集中,锆石εHf(t)值为-5.2~-1.1。综合分析表明,巴隆地区中-晚三叠世中酸性岩体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主要起源于中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受幔源受到了幔源玄武质岩浆的影响,发生了壳幔岩浆混合,岩浆快速上升冷却最终成岩。结合构造背景分析与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巴隆地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古特提斯洋俯冲阶段,是板片与岩石圈地幔在俯冲过程中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上涌,底侵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与岩浆混合作用而形成;后碰撞阶段初期,俯冲过程不断加厚的下地壳发生拆沉作用使软流圈物质上涌,与下地壳接触发生部分熔融与岩浆混合,形成了成岩深度较深、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的巴隆石英闪长岩体;软流圈物质的不断上涌还诱使相对浅部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进而形成了具有普通I型花岗岩特征的巴隆闪长岩体。巴隆地区中酸性岩体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为讨论古特提斯洋构造转换时限提供了更充分证据,本文认为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发生于278~238Ma,经过短暂的同碰撞阶段后在约230Ma进入后碰撞阶段。(2)巴隆金矿床赋存于印支期中酸性石英闪长岩中,矿区构造以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北西向断裂为主。矿体大多赋存于破碎蚀变带中,走向主要为北西西向。巴隆金矿矿石主要呈浸染状、脉状、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包裹结构、填隙结构、包含结构等,常见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及少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及自然金,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高岭土化。根据矿石类型、矿脉穿插顺序,可以将巴隆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两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通过与巴隆-沟里地区赋存于地层和岩体中的果洛龙洼金矿床、阿斯哈金矿床进行对比,发现两类矿床均严格受到构造控制,其中赋存于地层中的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矿石矿物中几乎没有毒砂;赋存于岩体中的矿床受到近北东向和近北西向断层的控制,毒砂是重要的矿石矿物。(3)从成矿时代、成矿流体、金沉淀机制、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巴隆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代学表明,巴隆金矿床成矿时间为227Ma,该时期构造背景为古特提斯洋俯冲的后碰撞伸展阶段,伸展的构造背景使成矿有足够的空间,晚三叠世的岩浆活动也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流体来源及热源。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为岩浆起源,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在主成矿期可见不同气液比例的两相包裹体及含CO2三相包裹体,同一阶段的不同类型包裹体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表明流体不混溶过程的发生。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及较低密度的特征,由于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第四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温度、盐度降低,密度略微升高。四个成矿阶段的黄铁矿一共可以划分为9个不同世代,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各2个世代,石英-碳酸盐阶段三个世代。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所有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的边部比核部具有较高的As、较低的S,并且As与S具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微区微量元素分析显示,Au元素大多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Pb元素与Bi和Ag元素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可能表明Ag、Bi元素与Pb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置换关系,几乎所有黄铁矿都存在As、Au等特定元素的环带。单矿物硫同位素δ34S值0.7~4.1‰,显示出岩浆硫特征。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分布较为稳定,并且均表现出黄铁矿颗粒内部硫同位素值低于颗粒边缘,并且第二至四成矿期中,S同位素的值整体具有升高趋势。黄铁矿单矿物铅同位素分析结果与岩石铅相似,其分布特征表明铅的来源与深部地幔有关,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壳源铅的混染。综合来看,本文认为成矿流体中的Au以金硫络合物的形式迁移,迁移过程中发生流体不混溶过程,导致Au的沉淀。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黄铁矿形成过程中,由于不断发生的与围岩的水岩反应、沸腾作用以及构造的间歇性变化,导致几乎所有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均具有富Au-As的环带,成矿过程中有外来的富Au-As流体的加入,可能来源于萃取了变质岩特定元素的深源岩浆。(4)巴隆-沟里地区金矿床的时空分布、成矿过程与构造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在空间上,几乎所有金矿均分布在昆中断裂北侧,时间上,金矿的成矿年龄与区内中酸性岩浆岩具有一致性,归属于古特提斯洋的后碰撞阶段。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方面,巴隆金矿的成矿流体与物质均来源于多次注入的壳幔混合岩浆。在古特提斯洋俯冲的背景下,昆中断裂活化并生成了大量次级断裂,形成了成矿前的构造格架,后碰撞伸展阶段断裂构造扩张,为成矿流体上涌提供了导矿与容矿空间。成矿流体进入容矿空间后由于温压变化发生流体不混溶现象,金发生沉淀,最终成矿。(5)总结了巴隆-沟里地区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区金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受该地区三级构造的严格控制,大多数金多金属矿床分布于昆中断裂以北,矿床分布于矿田尺度构造附近,且矿体产出于矿田尺度构造的次级断裂中。大多数矿床分布于加里东与印支期侵入岩内或其与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并且岩浆岩与矿床具有同期性和成因联系。巴隆与沟里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相似,为了促进巴隆地区取得新的找矿突破,在相似类比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提取了沟里地区有利找矿信息并构建了该地区综合找矿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巴隆地区,对巴隆地区有利找矿信息进行了提取与模型应用,圈定了3个一级成矿有利区、7个二级成矿有利区及5个三级成矿有利区。
其他文献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准格尔煤田、河东煤田和渭北煤田中石炭系—二叠系煤为研究主体,通过煤工业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反光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和手段,对所采集样品的煤质特征、煤岩学特征、矿物学特征以及煤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深入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在煤中的富集规律、配分模式
竞技运动价值研究历来是国际体育理论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更是国际竞技运动领域重点讨论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我国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曾两次将其列为体育学项目研究的指南项目,足以说明竞技运动价值研究的现实意义。然而,当欧盟国家高等体育院校互认学分的本科通用教材《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首章开门见山地阐述竞技运动的价值问题时,我国现时的本科、研究生统编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和《运动训练学导论》对此却无系统性阐
原纤毛是一类非常保守的突出于细胞表面的毛样结构,这一结构处会聚集许多信号受体,能够介导众多信号通路的转导,例如Hedgehog信号通路,原纤毛结构和功能的缺陷常常会引起Hedgehog信号通路的转导异常。由于缺少蛋白合成机制,组成纤毛的微管蛋白以及定位在纤毛的信号通路转导因子都需要在胞内合成后运输到纤毛。有假说提出,膜蛋白和非膜结合蛋白向纤毛的定向转运都与胞内合成分泌途径密不可分:膜蛋白在胞内合成
我国国家战略中明确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的共性技术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制约。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进行专利布局,设置专利壁垒,在收取巨额的专利使用费的同时也阻碍和限制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因此如何从现有专利出发,在避免专利侵权的前提下得到创新设计方案是快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专利规避设计。本文主要对于方法专利开展规避设计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
背景与目的: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是目前肝癌诊断中的主要问题,建立敏感而特异的AFP阴性肝癌诊断新方法非常必要。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现了不少新的AFP阴性肝癌标志物,但临床鲜有应用。适配子是生物分子的人工核酸配体,通过体外技术 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筛选而获得,其功能类似抗体,但
吐鲁番出土的5-8世纪租赁契约是认识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租赁经济的一手资料。本文以土地、宅舍、牲畜以及杂物租赁为中心,对这批租赁契约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研究,具体探讨了吐鲁番民众租赁活动的真实状态和总结了租赁契约发展演变的规律。从出土文书资料来看,吐鲁番租赁契约格式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北朝时期租赁契约的立契日期、租赁叙事、契尾声明套语等契约基本要素已经具备,自愿立契的契约精神得到了彰显。麹氏高昌国
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防火、比强度高、隔热保温、节能利废等特点的新型无机泡沫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装饰、环保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然而,化学发泡水泥浆料在发泡过程中将会发生非常复杂的流变行为,如何使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获得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密度和理想的孔隙结构,成为了目前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和其他无机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仍未解决的难点。同时,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内
中亚造山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之一。它不仅记录了古亚洲洋长期的俯冲-增生历史,也是探究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的天然实验室。新疆北部准噶尔及邻区是中亚造山带西南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增生杂岩体和岩浆弧等地体之间的拼贴碰撞。其独特的岩浆造山过程以及成矿作用是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对剖析大陆造山作用类型和探讨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晚古生代是准噶尔及邻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高峰期
生物质谱技术是常用的生命分析化学方法之一,它具有分析灵敏度高、无标记等优点,并且可以提供特定分析物的基本结构和定量信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和电喷雾电离(ESI)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的两种“软电离”技术,它们的发展增加了质谱的分析范围和敏感度,促进了质谱技术在生命化学领域的大力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生物大分子的分析。而生物芯片-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继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和毛细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是中国近海海域油气资源较丰富且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的沉积凹陷之一。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巨大,约占整个凹陷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0%。随着近些年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湖凹陷古近系渐新统花港组低渗致密砂岩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天然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古近系渐新统花港组已成为西湖凹陷低渗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最为重要的层位之一。伴随着对花港组致密砂岩天然气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低孔渗致密砂岩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