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官网的报道来研究“马丁案”,选取人民网的报道来研究“夏俊峰案”。总体上看,纽约时报官网在案件发生之后,全程参与到案件的报道中,报道数量多、时间长,参与报道记者人数多,报道团队经验丰富,报道议题设置全面,案件在媒体中呈现的透明度高;人民网在“夏俊峰案”报道中,报道数量少,只在案件审判结果出来后做了相关报道,案件在媒体中呈现的透明度低。 文章从广度和深度两个视角,来对比研究案件报道内容。在广度上,构建案件议题类目进行分析。通过梳理统计发现,“马丁案”和“夏俊峰案”共有四大类议题,分别是:案情回顾、综合报道、案件审理以及社会问题;在深度上,司法案件在媒体中呈现的透明度决定了司法案件报道的深度。笔者将深度研究分为了三个阶段:在案件开庭审理前阶段,研究内容是涉及警务公开和检务公开的报道;在案件开庭审理中阶段,研究内容是涉及证物公开和证词公开的报道;在案件开庭审理后阶段,研究内容是涉及法律解释和回应公众关切的报道。对比发现,“马丁案”报道呈现的透明度高,“夏俊峰案”报道呈现的透明度低。 本文通过对“马丁案”和“夏俊峰案”的研究发现,司法案件报道是法治社会的集中反映。另外,负责“马丁案”报道的纽约时报迈阿密分社总编辑阿尔瓦雷斯女士也回答了笔者的提问,表示拥有丰富经验的记者报道司法案件时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