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地自我完善,市场参与者的数量不断地增加,证券市场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地拓展着,但证券市场在不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内幕交易行为就是其中之一。证券市场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基础上的。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信息应该准确、及时且充分地披露给所有的投资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披露的过程里仍然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准确且及时地传递给所有的投资者。内幕交易正是在这种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内幕交易行为会加剧股票价格的波动性,会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还会干扰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更使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中小投资者的数量急剧缩减或者是大批投资者同时退市等情况,甚至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整体崩溃。虽然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已经在逐渐地认识到了内幕交易会带来很多危害性,也确实加大了对市场内幕交易行为和市场操纵行为的监控,近年来更是陆续查处了内幕交易相关的案件达上百起,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现状,也没有真正的实现有效监管。内幕交易行为的屡禁不止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整体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干扰了市场投资者在投资时的决策和判断,更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大证券“8·16内幕交易事件”这一实例进行研究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运用行为金融学对于信息不对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和券商创新过快及由其引发的内幕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为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监管效率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内幕交易行为的存在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