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科技、教育愈发得到国家重视,人均预期寿命逐年增加,但是,我国的退休年龄却没有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50年代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这种与我当前国情脱节式退休制度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青年人养老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因此,在养老保险视阈下合理延长退休年龄具有现实需求。本文研究的基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我国当前的退休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为出发点。先是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且重点解析了国内外关于延迟退休的学术观点及其具体的实施策略,厘清了退休、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化理论和精算理论阐释了当前我国退休制度下延迟退休年龄的需要。其次,从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角度论证了延迟退休有助于促进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有助于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有助于降低劳动力人口的老年抚养比、有助于提高养老保险金的利用率和替代率、有助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稳健运行等意义,同时,在统筹我国当前人均寿命、身体健康素质、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年限、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内容等方面的客观条件,总结出我国具备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现实可行性。最后,从延迟退休年龄面临的挑战和建议角度出发,虽然我国具备了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意义和可行性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成员不理解、延迟退休年龄难以确定、养老金的管理运营风险等挑战,在此基础上,为合理规避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本文分别从加强政府宣传和引导、科学测算退休时间及退休年龄、借鉴外国延迟退休的好的做法、处理好养老金的管理和运营以及做好延迟退休区域试点工作五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延迟退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