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钒工业废水中钒的分离回收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厂的含钒废水为对象,进行了含钒废水处理排放及钒的回收研究。文章先对该厂废水成分进行了分析,再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均令人满意。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通过各种分析检测方法得出该废水中含有9.5g/LV5+,10%BO33-,5%CO32-,16.5 g/L K+,12.3 g/L Na+及还原性基团:炔基、醛基和醇羟基。 (2)针对该厂高浓度含钒碱性工业废水的特点,经过多次比较试验得出最佳处理方法:还原-中和-絮凝法。详细探讨了还原剂用量、还原反应的最佳pH值、还原反应时间、中和沉淀过程的pH值、助凝剂等因素对废水中钒残留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中钒含量小于0.001 g/L,出水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3)研究了该厂含钒废水酸性铵盐沉钒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性铵盐沉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ClO3/V总量摩尔比1/2:1,pH值为2.2,温度为90℃,加热反应时间为140 min,加铵系数2.5,搅拌速度100-400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钒的沉淀率可以达到99%以上。 (4)研究了硫酸亚铁改性沸石对V(V)吸附行为。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改性沸石投放量、吸附平衡时间和温度对水中钒(V)吸附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硫酸亚铁改性沸石吸附钒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值2.63,改性沸石投放量为0.5 g,吸附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处理初始浓度为50.0 mg/L的V(V)溶液100 mL,去除率可达92%以上。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室温(298K)时吸附容量为8.51 mg/g。
其他文献
植物多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以植物多酚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合成活性更高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课题组设计合成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生物活性测定及作用制初步研究,为化合物的优化设计和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以雄性激素非依赖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为模型,采用MTT比色法对课题组合成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对于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4-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已经普及并
在最近几十年,具有众多特点的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正逐渐吸引着全球范围的大量关心和重视。大量研究者在提高DFAFC的阳极钯纳米催化剂颗粒的燃料电池中的电化学催化活性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