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有着卷帙浩繁的史料和著作。在众多食物中,莲有着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是其他食物难以比拟的,但至今还没有关于莲的社会学或人类学角度的研究。
本文以浙江省武义县的柳城镇为田野点,以当地特产宣莲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详尽的民族志描述,展现宣莲的发展与现状。文章从柳城镇的地理环境、宣莲的种植历史入手,讨论了宣莲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接下来,文章转向了宣莲的生产环节,分析了宣莲生产的独特性,手工加工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限制了宣莲的产量,但另一方面也是宣莲最大的卖点,因为手工加工可以缓解都市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而能坚持手工加工则是和当地淳朴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在宣莲的销售环节中,考察了集市上收购商、莲农以及柳城镇当地的三个土特产店,分析了收购商之间的平行关系,收购商与莲农之间的垂直关系,以及收购商与政府的交叉关系,指出各种关系间都存在合作与对立,但最终达到一种平衡。在最后一章中,论文阐述了由于“莲”的象征意义契合了“廉政”这一国家意识,从而成为旅游观光景点,得到了来自政府的扶持,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通过对旅游景点和游客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出对莲的开发过于粗糙,没有与当地风土人情恰当的结合,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何挖掘宣莲的魅力,并惠及更多的莲农,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
自然环境提供了宣莲发展的基础,但宣莲的发展轨迹却是由人的选择所决定,这种选择受社会和历史因素的制约要比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多,同时被个人的情感以及国家的意识形态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