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使用Beyond冷光漂白和纳米化生物材料脱敏剂对正畸金属托槽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因正畸拔除的98颗前磨牙,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自由分成7组,每组14颗:G 1组:未作特殊处理,为对照组,实验时直接进行托槽粘结;G 2组:冷光漂白后储存于蒸馏水中,24小时后进行托槽粘结;G 3组:涂脱敏剂后储存于蒸馏水中,24小时后进行托槽粘结;G 4组:冷光漂白后涂脱敏剂,然后储存于蒸馏水中,24小时后进行托槽粘结;G 5组:冷光漂白后涂脱敏剂,然后储存于蒸馏水中,1周后进行托槽粘结;G 6组:冷光漂白后涂脱敏剂,然后储存于蒸馏水中,2周后进行托槽粘结;G 7组:冷光漂白后涂脱敏剂,然后储存于蒸馏水中,3周后进行托槽粘结。所有组粘结托槽后储存在37℃的人工唾液中,使用3M正畸光固化粘结系统粘结托槽。使用INSTRON 5848微力疲劳实验机进行托槽的抗剪切强度测试,速度为1mm/min,记录单位为Mpa。托槽脱落后记录牙齿表面和托槽底面的残余粘结剂,使用粘结剂残留指数值(ARI值)表示。使用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各组处理后牙齿的表面,以及使用37%的磷酸酸蚀后牙齿的表面,各样本取其放大2000倍时的图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抗剪切强度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再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ARI数值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学分析显著意义水平设置为P<0.05。结果:漂白后24小时粘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7.50±1.77 Mpa)与对照组(12.24±3.71 Mpa)相比显著降低(P<0.05)。脱敏后24小时粘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11.68±3.49 Mpa)与对照组相比稍有降低,但无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漂白加脱敏24小时后粘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8.29±2.01 Mp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漂白加脱敏后一周粘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12.95±3.35 Mpa)与对照组相比稍有增强,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漂白加脱敏后二周粘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11.24±2.93 Mpa)和漂白加脱敏后三周粘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11.27±2.73Mpa)逐渐恢复,接近对照组托槽的抗剪切强度,这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7组测试样本的粘结剂残留指数(ARI值)进行比较得出,7组之间并无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各组中3、4、5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结论:1、漂白以及漂白联合脱敏24小时后粘结托槽均会显著降低托槽的抗剪切强度,但是其值均能满足正畸临床需要,故24小时后可以进行托槽的粘结。2、使用纳米化生物材料脱敏剂对托槽的抗剪切强度稍有降低,但是会修复漂白对牙齿的损伤。3、随着时间的延长,漂白加脱敏对托槽抗剪切强度的影响会减弱,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