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东方白鹳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天津市湿地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严重影响湿地鸟类栖息地的变化,对湿地鸟类的迁徙、繁殖等有很大的干扰。本文以天津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99年、2003年和2007年三期ETM/TM遥感影像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和分类,将东方白鹳各生境要素采用一定的分级方法,获取天津市东方白鹳适宜生境类型图,通过景观生态学及遥感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及动态度进行分析。并且将适宜生境景观斑块的面积进行分级,在面积分级的基础上分析景观斑块的面积大小、数量、形状的时间空间变化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通过对生境因子的分析表明,天津市水鸟生境因子的变化主要是由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干扰、水分、食物、隐蔽物四种生境变化中,干扰因子的变化是其他三种生境因子变化的根源和基础,由干扰因子和其他一些自然及社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其他三种因子的变化。(2)由生境因子组合得出东方白鹳适宜生境图,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适宜生境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遥感软件对东方白鹳生境类型之间进行转移分析,采用动态度模型,分析适宜生境与不适宜生境的动态变化趋势。(3)利用景观斑块谱对东方白鹳适宜生境斑块面积、斑块数量以及斑块形状进行分析发现,东方白鹳适宜生存的大面积斑块形状结构复杂并且面积减少,斑块破碎化程度严重,已经影响东方白鹳种群的栖息地质量,势必会引起东方白鹳种群数量的减少,要尽快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和恢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