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贫困问题,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新阶段,贫困人口脱贫难度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财政资金作为扶贫的主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管理扶贫资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准确识别当前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对更好的发挥扶贫资金的减贫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金融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克服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在加大财政扶贫力度的基础上,引导金融资源注入贫困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扶贫,共同助力脱贫攻坚战。本文在财政、金融扶贫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财政和金融协同扶贫绩效水平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阶段的演化情况,分析了我国财政扶贫与金融协同扶贫的现状;其次,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静态绩效水平,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动态绩效进行了评价,探究扶贫绩效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局限性以及协同扶贫的必要性,而后利用Tobit模型探究了金融协同扶贫对财政扶贫绩效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强化财政扶贫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继续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财政对金融扶贫的撬动和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贷款贴息力度,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健全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保险机制;建立财政金融协同扶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