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村民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相对滞后。 针对村委会选举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内部分学者从制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而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托,着重考察非制度因素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这为村委会选举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个案选择地为山西省S村,在了解了S村的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后,将社会资本的具体因素与其相结合,分析了乡村社会资本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本文通过一定的调研,选取了在S村表现突出的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分别是互惠,社会声望,信任和家族势力,文章则是依托这四要素进行论述的。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二章论述了S村社会资本对村委会选举的双重影响,作出如下结论:村民间的互惠能够提高村民的自主参与性;良好的社会声望便于选出德才兼备的村干部;村民间的普遍不信任降低了选民参与的效能感;农村家族势力的存在致使选举形式化。第三章讨论了促进乡村社会资本和村委会选举协调发展的路径,一方面从理性看待乡村社会资本带来的双重影响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依托二者的相互关系,从增加社会资本和规范选举制度方面来谈,促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