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肇事罪是司法实践中发案率非常高的一种刑事犯罪。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运输业的繁荣,人民购买能力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逐年增加,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在诸多的交通事故中,道路交通状况差、技术手段及管理水平落后,固然占一定的比例。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低、违章行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伴随着交通事故的日趋严重,交通肇事逃逸现象也愈演愈烈。这种逃逸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交通肇事罪的研究,加强对交通肇事案件,特别是逃逸案件的预防和惩治。 目前处理交通肇事案件的主要依据是刑法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7年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制定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由于立法规定的不完善和交通肇事案件的复杂性,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交通肇事罪的立法概况入手,通过分析交通肇事罪的含义、构成要件,力求用理论论证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交通肇事罪及相关问题予以阐述,为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全文共分四章,约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