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调制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很好地抑制符号间干扰,已经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的核心技术。自适应调制(AMC)技术能根据信道的好坏决定调制方式,充分利用信道特征,提高了信道的频谱效率。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基于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技术,可充分利用OFDM和自适应调制技术二者的优点,大幅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通信速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把自适应调制技术应用到多用户OFDM系统中时,如何在保证各个用户服务质量(QoS)的条件下,减少系统需要的发送功率,如何在非精确信道信息下保证系统的性能,从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以及如何更进一步提升OFDM系统的性能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是OFDM系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围绕自适应调制技术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涉及的技术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用户OFDM系统的子载波和比特分配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考虑到遗传算法对非线性优化问题具有较强的最优解搜索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OFDM系统多用户子载波和比特分配算法,并通过在遗传算法的初始群体中加入具有优秀基因的个体,使遗传算法快速收敛,从而大大降低了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2.针对多用户OFDM系统中子载波和比特分配问题,提出利用复合星座消除其他研究中每个子载波只能被一个用户使用的限制,并推导了复合星座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星座的多用户灌水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低且性能好; 3.自适应调制技术要在OFDM系统中应用,发送端必须了解信道信息。通常许多研究都是假设发送端已知精确的信道信息,而实际中存在信道估计误差、信道信息反馈时延等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导致系统频谱效率的降低。本文研究了非精确信道信息对SISO-OFDM以及MIMO-OFDM系统带来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由此推出合适的自适应调制的策略; 4.基于每个子载波的自适应调制方案,可以达到较高的频谱效率,但其缺点是实现复杂度高,且需较多的信令负荷。利用子载波分组把相邻的子载波分为一组,在组内采用相同的调制星座,可以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系统的信令负荷。本文提出了一种自
其他文献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争论曾经轰动史学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使中国的历史研究逐渐摆脱了僵化的、政治因素影响强烈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开始认真反思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化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对其应用高聚生、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胸腔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评估其化疗效果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大带宽、高传输速率、高频谱利用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多载波多天线是一种重要的体系结构。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为了克服大带宽情况下无线信道的频率选
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眼病,祖国医学称“能近怯远症。”多发生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时期,长时间的阅读造成青少年视力过度疲劳,开始是眼调节肌之一,睫状肌的痉挛-假性近视的发生。
无线通信和微电子的最新发展促进了传感器节点向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方向发展,使这些节点具有体积小,且仅拥有少量的资源来获取和处理信息。这些微型设备能够以自组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