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δT17细胞在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目前仍然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最严重、富有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allo-HSCT后aGVHD发病率约为40-60%,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及肝脏。其中,肠道aGVHD目前风险高且仍较难治愈,成为allo-HSCT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受限于取材困难、区域性关注度少等因素,aGVHD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区域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仍不明确。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及aGVHD模型,利用肠道黏膜单细胞分离技术,检测了移植后aGVHD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中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固有免疫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等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aGVHD关系;分析肠道黏膜屏障中重要细胞因子IL-17A、IL-22的变化及其分泌细胞,发现分泌IL-17的γδT(γδT17)细胞为肠道黏膜固有层IL-17A及IL-22的主要来源;利用单细胞qPCR技术对骨髓移植小鼠肠道黏膜γδT17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筛选出γδT17细胞在肠道中发挥其免疫调节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最后,本研究建立体外诱导IL-22+γδT17细胞培养体系,发现肠道γδT17细胞为aGVHD中发挥肠道保护作用的关键细胞亚群,并对其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对于揭示aGVHD中肠道区域免疫特性、发现潜在预防新策略及治疗新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1章 骨髓移植后小鼠肠道细胞亚群研究目的:目前aGVHD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黏膜固有层各种免疫细胞组成、来源及变化尚无较为全面的报道。本部分就骨髓移植后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细胞亚群进行研究,探索无aGVHD及aGVHD小鼠T细胞、B细胞、NK细胞、MDSC、巨噬细胞、DC等常见免疫细胞来源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我们以Balb/c背景小鼠为受者,以C57/B6背景小鼠为供者建立稳定的小鼠骨髓移植aGVHD模型;于移植后第二周从无aGVHD组小鼠及aGVHD组小鼠中随机选取小鼠,取其肠道观察其损伤状态,利用胶原酶、EDTA、DNA酶等混合而成的消化液将肠道黏膜分离为单个细胞,并利用不同浓度的percoll液将细胞过滤。随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种类、数量及来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建立稳定的小鼠骨髓移植aGVHD模型后,我们观察到小鼠体重下降、弓背、腹泻及头面部、背部脱毛等aGVHD症状。解剖后发现小肠肠腔变细,肠壁红色且较薄,肠腔内多处深色稀水样大便残留等。肠道黏膜固有层CD3+T细胞、CD19+B细胞、NK细胞、MDSC、巨噬细胞、DC大部分均表达供者小鼠C57/B6特异性蛋白H2kb。进一步发现,无aGVHD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B细胞数量相对最多,其次为NK细胞、MDSC、DC、T细胞、巨噬细胞;而aGVHD小鼠T细胞数量相对最多,其次为NK细胞、MDSC、巨噬细胞、B细胞。同一种细胞进行两组比较分析,aGVHD小鼠T细胞多于无aGVHD小鼠,而B细胞、NK细胞、MDSC及DC少于无aGVHD小鼠,巨噬细胞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移植后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免疫细胞大部分为供者来源,aGVHD发生时T细胞明显扩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MDSC明显数量受损。第2章 骨髄移植后小鼠肠道IL-17、IL-22变化及其分泌细胞研究目的:细胞因子在aGV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IL-17与IL-22均为具有复杂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目前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中肠道黏膜IL-17、IL-22分泌来源仍不清楚,因此本章节将对肠道IL-17、IL-22分泌细胞及其数量等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建立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后,于移植后第二周从无aGVHD组小鼠及aGVHD组小鼠中随机选取小鼠,取肠道黏膜固有层细胞进行多色流式检测,分析统计细胞IL-17与IL-22分泌细胞种类及比例。结果:骨髓移植后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免疫细胞IL-17分泌能力无显著性差异,aGVHD组小鼠IL-22分泌能力低于无aGVHD组。两组肠道IL-17A、IL-22主要来源于供者γδT细胞,aGVHD组小鼠肠道中γδT17细胞占供者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无aGVHD组,aGVHD组IL-22+γδT17细胞也同样低于无aGVHD组。结论:γδT细胞为骨髓移植后肠道黏膜IL-17、IL-22的主要分泌来源,分泌IL-22的γδT17细胞可能是肠道aGVHD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关键细胞亚群,但具体作用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明。第3章γδT17细胞在肠道aGVHD中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γδT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皮肤肠道等黏膜组织的非MHC限制性固有免疫细胞,被称为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的桥梁。γδT细胞的不同亚群在aGVHD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致病或者保护的不同作用。然而,小鼠aGVHD中肠道γδT17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MDSC等免疫细胞及IEC等基质细胞之间的作用机制尚无报道。方法:首先取移植后无aGVHD组及aGVHD组小鼠肠道,将两组小肠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拍摄。我们进一步取野生型供者C57/B6小鼠、移植后无aGVHD小鼠、aGVHD小鼠肠道单细胞,染色后利用分选CD45+CD3+γδTCR+细胞,分选后的细胞进行单细胞qPCR检测,筛选其表型与功能。利用IL-1β+IL-2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诱导脾脏细胞,检测γδT细胞IL-17、IL-22分泌能力,利用最优诱导方案建立aGVHD模型。结果:小肠免疫荧光提示γδTCR与IL-17A在肠道黏膜固有层处存在共定位。单细胞qPCR结果显示移植后小鼠γδT17细胞高表达il17a、il17f、il8、csf2、IL23R,Il17ra、Il17rc、Ocln等基因,IL-22+γδT17 比 IL-22-γδT17 高表达Il23r、Id2、Steap4、Tlr1、ccr9等基因。在aGVHD发生时,γδT17细胞notch2、csf2、il22基因表达均低于无 aGVHD 组。1Ong/ml IL-1 与 1Ong/ml IL-23 与 1μm RA 培养体系 IL-22+γδT17细胞诱导效率最高。IL-22+γδT17细胞升高可减轻aGVHD严重程度及降低aGVHD死亡率。结论:γδT17细胞存在于骨髓移植后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IL-22+γδT17细胞可能为肠道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关键细胞亚群,其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肠道上皮修复、支持肠道紧密连接、招募MDSC抑制免疫反应,Il23r、Id2、Steap4、Tlr1、ccr9、notch2可能为参与γδT17细胞IL-22等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的调节因子。IL-22+γδT17细胞在aGVHD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马培之治疗遗精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马培之治疗遗精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本文聚焦中国近几年涌现大量作品的一种纪录片形态——私纪录片,简要分析其发生背景,并重点从纪录功能、真实观念、纪录伦理等角度探讨它们给纪录片美学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一台按承压蒸汽锅炉设计及制造出厂的B级锅炉,在实际安装使用中执行的却是汽水两用锅炉功能,由于该情况在《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未能明确检验依据,相关人员对于该锅炉依
研究表明,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很有优势。从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材及中药炮制三方面综述了近年高效液相色谱应用研究新进展。
朱砂莲其性寒且味苦为传统植物类中药,是经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的中药。朱砂莲具有清热解毒和止痛消肿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近年来,民间借贷活动日益活跃,满足了社会的多元融资需求,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通,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资本的快速流通和借贷活动的日益频繁,通过欺骗诱导、签订虚高合同
以湖南省小学教育培养机构设置近年的发展变化为例,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小学教师培养机构设置的经验,指出湖南小学教师培养机构设置中存在的弊端,并对湖南小学教师培养机构设
圆部分问题除了题干给出的条件外,图形中还包含了较多的隐含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两者兼顾.文章列举了解决圆问题的两种解题策略,并结合实例做了审题分析,为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陕甘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成绩。一方面,研究陕甘根据地史的专著、专题论文的数量急速增加且质量较高;另一方面
目的1.观察紫外线光疗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sverity Index,PAS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不同证型患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