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改性和其族组分炭化产物微观结构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采用溶剂分离法将中温煤沥青分为甲苯可溶物(TS)、甲苯不溶物(TI)、β树脂及喹啉不溶物(QI)四种组分,并将中温煤沥青和这四种组分分别炭化,研究了中温煤沥青和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热缩聚特征以及炭化产物的微观结构。论文以AlCl3为改性剂,通过催化热缩聚对中温煤沥青进行改性,较系统研究了改性工艺条件对改性煤沥青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中温煤沥青和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TS组分的分子量小,其芳烃分子上含有发达的侧链和侧基;β树脂分子芳烃分子上含有的侧链和侧基少;QI组分的分子量最大,多为缩合程度较高的稠环芳烃分子。采用综合热分析(TG-DTA)研究了煤沥青族组分的热缩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TS组分在较低的温度98℃左右开始失重,分子稳定性差,失重率为79.50%;β树脂在较高的温度208℃左右才开始失重,失重率为19.2%;QI组分在400℃左右开始失重,整个失重曲线较为平缓,失重率仅为7.06%。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中温煤沥青和其族组分炭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S组分炭化产物的微观结构以流线型结构为主,同时有少部分区域型结构,微晶取向一致,相互平行排列,片层间距较小,一般在0.340.35nm之间。TI组分炭化产物的微观结构以镶嵌型和区域型为主,微晶取向有序性差,在局部发生弯曲,片层间距较大,一般在0.35nm以上。β树脂炭化产物的微观结构主要流线型结构,QI组分的炭化产物由各向同性的微米级的微细粒子组成,微晶取向杂乱,无方向性,形成了相互交缠的复杂结构。以AlCl3为改性剂,对中温煤沥青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工艺条件对改性煤沥青结构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改性温度下,改性温度越高,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和结焦值越高,特别是改性温度到了260℃以后,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和结焦值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同改性剂的用量下,随着改性剂的用量的增加,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和结焦值升高,在改性剂的用量为6%以后,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和结焦值增幅下降;不同的改性时间下,改性时间越长,煤沥青的软化点和结焦值越高。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微观结构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温度的升高,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区域型结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镶嵌型结构面积先减少后增加;随着改性剂的量的增加,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区域型结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镶嵌型结构面积先减少后增加;随着改性时间的增加,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区域型结构增加,镶嵌型结构减少。采用综合热分析(TG-DTG)对AlCl3改性剂的用量6%,改性温度260℃,改性时间3h的改性煤沥青和中温煤沥青的热缩聚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温煤沥青的开始失重温度在126℃左右,结束失重温度在585℃左右,失重率为60.54%,而改性煤沥青的开始失重温度在158℃左右,结束失重温度在572℃左右,失重率为50.08%,相比之下,改性煤沥青的开始失重温度更高,结束失重温度和失重率更低。中温煤沥青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在426℃左右,而改性煤沥青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在452℃左右,改性煤沥青的最大失重率温度更高,DTG曲线明显向温度高的方向偏移,改性煤沥青的热稳定性更好。
其他文献
有些以物抵债按流质契约处理是一种法律拟制,但以物抵债从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来界定并不是流质契约。文章认为在以物抵债诉讼中,税收问题不应成为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以
随着燃油燃烧所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世界各国对燃油的生产和标准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硫含量作为燃油标准中的主要指标,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作为“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曹禺现象”的相关讨论不但关系到对当代作家创作转型的理解,也关系到对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经验的清理,但“政治决定论”的逻辑却阻碍
<正>奥迪汽车的标志为4个相扣的圆环,分别代表着合并前的4家公司:霍希(Horch)、奥迪(Audi)、DKW和漫游者(Wanderer)。1932年,他们合并组成汽车联盟(Auto Union)公司,并以四环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0例予以单
<正> 丁绍光的艺术中流动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绘画语言。他的作品,闪耀着如同敦煌莫高窟壁画“多面佛”头上的光环;画家以他准确生动的笔触,在中国宣纸上描绘几个世纪以来的金色
期刊
本文研究了一种多功能水溶性锈面防腐涂料配方和制备方法,筛选了转化液和混合溶剂的种类,考察了PVA-B的溶解性能和转化液的最佳配比,较好地解决了水溶性防腐涂料的防水性问题。
围绕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重点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包括整个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分析、感知层和网络层的通信方式的选择、感知层中Zig 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