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与调节因素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_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分布,及主视眼和非主视眼与调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5例年龄18-35周岁,双眼屈光不正在-2.00DS至-10.OODS之间同时屈光参差低于1.5DS,最佳矫正视力之1.0的单纯近视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卡洞法并结合拇指法判断主视眼别,主客观综合验光获得屈光不正度数,移近法测量单眼调节幅度,FCC法测量调节滞后,翻转法测量调节灵敏度。运用SPSS17.0配对t检验分析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各调节因素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的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的调节幅度(9.69±2.30vs9.60±2.37,P=0.294)、调节灵敏度(11.08±4.20vs10.63±4.60,P=0.260)和调节滞后量(0.11±0.27vs0.18±0.33,P=0.106)均无统计学差异。右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和左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双眼调节幅度(9.48±2.29vs9.33±2.49, P=0.319;9.91±2.35vs9.88±2.26, P=0.749),调节灵敏度(10.50±4.70vs9.99±4.90, P=0.116;10.70±3.77vs11.25±4.27,P=0.295)和调节滞后量(0.14±0.310vs0.18±0.32, P=0.419;0.08±0.23vs0.18±0.35, P=0.168)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无或较小屈光参差的成人近视患者来说,主视眼是注视动作的主导眼,在注视过程中象是有更多的使用机会,但并不一定具备更好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七氟醚麻醉下实施斜视手术的患儿术后一个月和术后六个月与术前一天的认知功能相比较是否有降低表现。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斜视手术的患儿,术前以七氟醚
【目的】  分析替吉奥同步放疗对比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