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产地调研出天麻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市售样品进行分析验证,对天麻的产地加工工艺及传统加工工艺各环节进行考察,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优选出适宜大生产要求的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建立并完善天麻的质量控制体系,拟定天麻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规程(SOP)草案,规范天麻的加工工艺,为天麻产业化生产提供稳定可行、参数可控的生产工艺,以此提升皖产天麻的品质。方法1.优选天麻中天麻素及其苷元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及天麻苷元的含量;比较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方法,选择韩国药典法(即:Monier Williams改良法)测定天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考察了不同浓度乙醇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热浸法,以95%的乙醇作为溶剂,测定天麻的醇浸出物含量。2.对天麻加工情况深入产地实地调研,了解产地农户加工的具体操作,分析农户初加工操作存在的问题,对市售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了解市场天麻质量情况,以研究市场上安徽大别山天麻的质量,分析市场流通的天麻药材的现状。对安徽天麻产地初加工及药材干燥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佳产地加工工艺。3.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硫熏对不同干燥程度天麻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农户加工的适量硫熏而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的工艺。对天麻软化、整型、切片、饮片干燥等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4.在优选出最佳产地加工工艺、最佳炮制工艺的基础上,尝试趁鲜加工的可能性,建立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并进行中试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结果1.建立了以天麻素、天麻苷元、醇溶性浸出物、二氧化硫残留量为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稳定、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天麻的质量。2.调研发现天麻加工过程中滥用硫熏,多凭经验,缺少统一规范的参数控制工艺,市售的样品质量参差不齐,号称“无硫”的天麻大多数都经过硫熏,甚至部分样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与产地调研情况一致。优选出天麻最佳蒸制工艺为常压隔水蒸30min;最佳水煮工艺为:加6倍水,水温为90℃时投入新鲜天麻,煮15min即可;矾煮后天麻色泽较好,有效成分无显著变化,但铝离子残留量未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优选出的最佳产地加工工艺为:新鲜天麻蒸30min后,置烘箱中50℃烘12h,晾置12h,如此往复直至干燥。3.针对产地调研存在的滥用硫熏的问题,分析得出硫熏对干燥天麻影响不大,对新鲜天麻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升高,天麻素及天麻苷元的含量会相应下降筛选出适宜农户加工的适量硫熏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的工艺为:新鲜天麻蒸制30 min后,置烘箱中50℃烘干天麻,烘至六七成干,硫熏2 h,取出,继续50℃烘至干燥。对天麻的软化、整型、切片及干燥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为:将干燥天麻药材蒸汽软化10min,整型后趁热手工刨成2mm纵片,置烘箱中50℃烘至干燥。4.对趁鲜加工过程中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由于新鲜天麻季节原因,实验没有完成,结果说明趁鲜加工有实现的可能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立天麻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并中试说明工艺稳定可行,工艺为:新鲜天麻蒸30min后,置烘箱中50℃烘12h,晾置12h至干燥,将干燥天麻药材蒸汽软化10min,整型后趁热手工刨成2mm纵片,置烘箱中50℃烘至干燥即得。结论本论文采用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结果准确,能够合理评价天麻饮片的质量;天麻的初加工工艺从蒸制煮制到干燥,考察各个不同参数,方法可靠、科学合理;对天麻传统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建立规范化的传统加工方法,工艺稳定,有效减少天麻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稳定可行,能指导产业化生产,提升皖产天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