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net PON上行接入技术与动态带宽分配模型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an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社会对通信网络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接入网越来越制约着整个网络的发展,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瓶颈。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代表了国际上接入网的最新发展趋势,是当前宽带接入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深入研究了EPON技术的体系结构。在EPON上行信道复用技术中,传统的时分复用技术在具有突发性和自相似长相关性的高速数据业务流的作用下,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和网络性能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修改了EPON MAC 控制子层的TDMA,引入统计复用的动态带宽分配(DBA)来处理ONU的上行接入,提出了新的轮询算法。新算法与MPCP协议相结合,通过GRANT/REPORT机制,完成OLT和ONU之间接入控制。新算法可以动态更新传输窗口大小,以适应网络负载的变化响应数据流的突发; 并且规定最大开窗大小,以保证ONU公平的共享网络带宽资源。本文利用先进的网络仿真工具OPNET,首先建立了EPON网络上行信道MAC控制子层TDMA模型。通过模型仿真,验证了高速数据流的突发性和长相关性对固定时分复用性能的影响。进而,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轮询动态带宽分配机制。通过研究、比较最大开窗大小、端到端延迟、队列延迟、网络吞吐量等网络指标,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新的算法机制与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在吞吐量、延迟和网络公平性等重要指标上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研究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数据格式(NMEA0183通信协议)和GSM协议中的AT_V8.6,重点研究了GSM协议中与短消息有关的协议GSM03.40和GSM07.05。设计并研制了基于G
TD-SCDMA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功率控制技术是该系统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用来解决远近效应和多址干扰。鉴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是功率控制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