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研究相关因素与证候分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提供临床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征询专家意见设计“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利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获得的四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运用χ2检验分析年龄、病程、人工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等因素与证候分布的相关性。结果:①在所调查的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中,年龄分布集中在26~30岁,平均27.6±3.8岁;病程分布集中在13~24月,平均18.8±8.1月;自然流产次数分布主要集中在2次,平均2.4±1.1次;人工流产次数分布主要集中在3次,平均2.5±1.2次。②本课题通过对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的36个四诊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获得五种证候分布,按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虚血瘀证、肾虚内热证、肾虚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湿热证,其中肾虚血瘀证所占的构成比最高,为55%。③患者的年龄、病程对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肾虚血瘀证呈增多的趋势;自然流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对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自然流产以及人工流产次数增加,肾虚血瘀证所占的构成比也相应的增加。结论:①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有五种中医证候分布,分别为:肾虚血瘀证、肾虚内热证、肾虚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湿热证,其中肾虚血瘀证所占的构成比最高,为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最主要的中医证候;②年龄、病程不影响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但人工流产次数以及自然流产次数影响本病中医证候分布;③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自然流产次数以及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肾虚血瘀证呈增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