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研究相关因素与证候分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提供临床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征询专家意见设计“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利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获得的四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运用χ2检验分析年龄、病程、人工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等因素与证候分布的相关性。结果:①在所调查的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中,年龄分布集中在26~30岁,平均27.6±3.8岁;病程分布集中在13~24月,平均18.8±8.1月;自然流产次数分布主要集中在2次,平均2.4±1.1次;人工流产次数分布主要集中在3次,平均2.5±1.2次。②本课题通过对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的36个四诊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获得五种证候分布,按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虚血瘀证、肾虚内热证、肾虚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湿热证,其中肾虚血瘀证所占的构成比最高,为55%。③患者的年龄、病程对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无明显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肾虚血瘀证呈增多的趋势;自然流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对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自然流产以及人工流产次数增加,肾虚血瘀证所占的构成比也相应的增加。结论:①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有五种中医证候分布,分别为:肾虚血瘀证、肾虚内热证、肾虚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湿热证,其中肾虚血瘀证所占的构成比最高,为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最主要的中医证候;②年龄、病程不影响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但人工流产次数以及自然流产次数影响本病中医证候分布;③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自然流产次数以及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肾虚血瘀证呈增多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究缺碘性甲状腺肿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观察活血消瘿片对缺碘性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功能和重量的影响;检测实验大鼠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
目的:本课题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从动物实验角度初步探讨妇宁康颗粒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作用机理,验证其益气与祛瘀的作用,并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方
目的:  以安慰剂为对照,观察芪黄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1、将8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按试验组、对照组3:1分配,其中试验组65例
目的:探讨薯蓣丸治疗环磷酰胺诱导骨髓抑制的可能作用机理。 方法:应用环磷酰胺(200mg·kg-1)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小鼠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模型。取72只雄性昆明种小鼠,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将家兔2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组,并另取7只做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家兔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血脂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比色法测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系统探讨加味四逆散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
学位
目的:以2型糖尿病证候诊断标准模型建立及应用的研究为切入点,探求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方法。 方法:首先从Internet搜集了Fisher—iris数据;其次,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式检索,收集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60名术前行EC(Epirubicin+Cyclophosphamid,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中医症候、生存质量、白细胞、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PR(pro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