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与性能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对材料高性能的需求愈加迫切,综合性能优异的钛基复合材料材料得到很好的发展,它高比强度、比刚度、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抗蠕变性等特点,存在巨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C-Ti反应体系成本低,原位生成的TiC增强相熔点高,与钛兼容性良好,可大大提高基体性能。现有研究多集中于TiC颗粒增强钛基合金,而利用碳纤维的单向有序形态,原位生成碳化钛纤维增强钛材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者制备TiC短纤维增韧钛基复合材料,成功改善了材料性能。若能通过合成TiC纤维或TiC类纤维结构,增强基体材料性能,将对降低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生产周期以及增强钛材料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以碳纤维作为导向合成碳化钛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构想,采用氩气保护常压烧结的制备方法,制备α-Ti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样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观察分析、成分分析、物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C纤维和纯Ti混合烧结过程中,反应扩散生成TiC,形成TiC类纤维体:(1)纤维表层高活性C与钛基体界面生成TiC;(2)C纤维局部C原子向基体扩散为主生成TiC层;(3)碳纤维致密结构破坏,C原子和Ti原子通过TiC富集区相互扩散,最终使碳纤维转化成TiC的类纤维体。(2)温度升高,反应深度增加,CF表面的TiC壳层发生变化:附着的TiC细小颗粒层→疏松花絮状TiC→致密光滑的TiC壳层→具有显著颗粒构成的不均匀TiC壳层→TiC类纤维体。1500℃烧结TiC颗粒粗大化倾向增大,TiC壳层厚度不均匀,甚至无法构成环形壳层就与类纤维TiC或TiC成片区域“焊合”。类纤维状TiC生长成“片层”的TiC富集区,1350℃、1450℃、1500℃下烧结的试样的TiC富集区的宽度分别约为15μm、20μm、35μm。(3)与纤维铺层相比,碳纤维球磨或短切与钛粉混合,在较低温度下烧结便可使碳纤维彻底转化,分别生成均匀弥散分布的粒状TiC、类短纤维状TiC。(4)碳纤维镀镍提高了纤维与钛基体的结合效果,减少了间隙缺陷。烧结初期,镀镍层阻碍Ti/C原子的扩散反应,当达到一定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后,镀层大大消耗,碳纤维发生再结晶,纤维致密结构严重破坏,促进了C对外扩散及Ti、Ni向其内部扩散填补空穴生成TiC。升高温度,碳纤维内部疏松杂乱严重,反应剧烈,纤维表面生成的“TiC层”的TiC颗粒粗大化。
其他文献
非点源已成为导致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非点源污染亦称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它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大面积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便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严重的水污染
为了遏制水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的各种新型工艺逐步发展起来, 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较先进的一种生物膜处理工艺,在欧美等国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在我国北纬45°的
瑟道夫是土耳其里泽省的一位农业工程师兼养蜂人,为了能生产出更高品质的蜂蜜,他把蜂箱一箱一箱地背到安紫尔草原上.安紫尔草原生长着90多种姹紫嫣红的花儿,蜜蜂们采撷90多种
期刊
2-巯基苯并噻唑(2-Mercaptobenzothiazole,简称MBT)作为橡胶行业的硫化促进剂、选矿行业的浮选捕收剂、分析行业的金属腐蚀抑制剂等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近年来,在工业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多生境膜生物反应器(Multi-habitat membrane bioreactor,MHMBR),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实现同一反应器存在缺氧环境、好氧环境及厌氧环境等多种生境。用它来处理生
将导电填料分散在硅橡胶中制得的导电硅橡胶,是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领域日趋活跃的一个分支。基于导电橡胶的抗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导电材料等在电子、航空航天、服务
共晶复合陶瓷,具有新的微观结构,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本论文研究了通过爆炸合成制备al2O3/ZrO2共晶复合陶瓷。利用Al和Zr(NO3)4反应所放出的大量的热,迅速加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