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难治性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治疗非常复杂和困难。本文回顾性观察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 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两种手术方法术后的眼压、视力、疼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的改变,评价TSCPC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手术治疗晚期NVG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了2001年1月~2002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NVG的住院病人48例(50眼),将其随机分为TSCPC组(19例20眼)和睫状体冷凝组(29例30眼),术后随访观察眼压、视力、疼痛症状及术后反应和并发症,每个病例均随访6个月。 结果 手术前两组之间的视力和眼压均无明显区别(P>0.05),手术后两组眼压与术前均差别显著(P<0.05),但术后1天冷凝组眼压与术前差别不显著(P>.05);TSCPC组术后1天及1周的眼压分别为25.14±6.14mmHg和19.17 ±6.43mmHg,与冷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1),TSCPC组69.2%(9/13)的患者视力不变或提高,视力下降的发生率低于冷凝组。术后1天和1周两组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CPC组疼痛症状较冷凝组显著轻(P<0.05)。术后两组发生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的情况也明显不同,其差异显著(P<0.05),TSCPC组未出现眼球萎缩(低眼压)的并发症。TSCPC组手术有效率80%(16/20),疼痛缓解率95%(19/20),与冷凝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两组手术在降眼压方面效果相近,TSCPC可使眼压短期内迅速下降。2.TSCPC对视功能损害小,疼痛持续时间短,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较少,引起低眼压的危险性小。3.两组手术疗效基本相同,TSCPC重复治疗的比率较高。 <WP=5>总之,TSCPC对于晚期NV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PTTG(垂体肿瘤转化基因)、VEGFmRNA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目的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的髓鞘脱失及炎性细胞浸润.浸润的炎性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该实验初步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某些临床常用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癌基因HER2、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血行转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乙肝疫苗作为一种免疫预防的手段,已经取得重大的成就.通过对抗原的改造和/或抗原递呈途径的改变是消除
研究背景: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其中念珠菌属是深部真菌感染中最为常见的致病菌.由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尤其是氟康唑(FCZ)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因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
慢性脑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的脑灌流不足,促使脑发生组织病理及生化改变,是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Alzheimer病等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理过程。随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