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未接受药物治疗的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月经情况、淋巴细胞亚群及各项临床指标,了解SLE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08月~2016年07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和西京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住院及门诊患者40例作为SLE组,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分类标准。对照组是从唐都医院生殖中心选取的同等数量、年龄匹配的女性健康者(排除妊娠、子宫卵巢疾病)。通过问诊和查体获得SLE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产孕史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MH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其他临床各项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血沉(ESR)、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C反应蛋白(CRP)和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均来自我院检验科出具的报告单,并详细了解患者月经情况(如经量或周期的改变),由专业医生对疾病活动度进行SLEDAI评分。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结果SLE组和对照组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SLE组AM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SLE组ES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SLE患者AMH水平与ESR(r=-0.316,P=0.047)、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r=-0.338,P=0.033)均呈负相关,未发现AMH与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血清补体(C3c和C4)、CRP、ASL、RF和ANA谱有相关性(P>0.05)。SLE组月经异常率(4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减少(27.5%),周期异常(2.5%),经量少且周期异常(12.5%),闭经(2.5%)。月经异常与RF呈负相关(r=-0.395,P<0.05),其中周期异常与ESR呈正相关(r=0.325,P<0.05),未见月经异常与CRP、ASL、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有关联(P>0.05)。月经周期异常的发生率与抗Sm抗体(r=0.426,P<0.001)、抗n RNP抗体(r=0.347,P<0.05)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抗Sm抗体关系更密切;与其他抗核抗体均无相关性(P>0.05);月经正常的SLE患者AMH水平比月经异常患者高(P<0.001),但均比对照组低(P<0.001),其中月经正常的SLE患者中,AMH降低者达60.87%(14/23)。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发现,SLE组CD4+T%、CD4+/CD8+和N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B%和CD8+T%均高于对照组(P<0.05)。SLE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与各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发现,CD8+T%与RF(r=0.500,P=0.002)呈正相关,与C3c(r=-0.374,P=0.017)和C4(r=-0.509,P=0.001)均呈负相关;CD4+/CD8+与C4(r=0.429,P=0.006)呈正相关;NK%与RF(r=-0.334,P=0.046)呈负相关,与C4(r=0.352,P=0.026)呈正相关;SLE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与ESR、CRP、ASL、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和特异性自身抗体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淋巴细胞亚群与AMH无相关性(P>0.05);B%与月经异常(r=-0.380,P<0.05)和月经量减少(r=-0.348,P<0.05)发生率呈负相关,但未发现CD4+T%、CD8+T%、CD4+/CD8+、NK%细胞与月经异常有相关性(P>0.05)。结论(1)在控制药物等混杂因素的前提下,SLE疾病本身会导致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表现为AMH水平下降和月经异常发生率增高。疾病活动度高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较严重。(2)月经异常患者的卵巢已存在较大损伤。(3)月经正常SLE患者AMH降低,表明AMH水平可以作为SLE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早期指标。(4)SLE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出现异常变化,表现为B%和CD8+T%升高,CD4+T%、CD4+/CD8+和NK%下降。(5)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指标有相关性,如补体和类风湿因子。(6)本研究未发现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与AMH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