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在浚不仅是清初一位优秀的词人、词集选编者、词学活动主持者,而且还是史学家、藏书家和出版刊刻家。他一生坎坷,受父亲周亮工影响带着抱负走入社会,从早年的漂泊不定到后期的仕途坎坷,最终反省而归。周在浚的抑郁不得志是清初多数文人的缩影;其与卓回在编纂上的分歧体现了当时“辛风南渐,浙派北移”的文学潮流;其主持的秋水轩唱和所引起的广泛共鸣也正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文人心境的折射。本文第一章为作家研究,重点考察周在浚的生平和文学活动。首先对周在浚一生进行勾勒分为出仕前、太原任上和归隐后三个阶段;其次介绍周在浚在辑书、注书、刻书、藏书和词家唱和词选编纂等方面的尝试。第二章为周在浚的家学以及交游考述。以其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兄弟们的学养及成就作为切入点论述造诣丰厚的家学,同时又从他与遗民唱和词和遗民诗文集入手总结周在浚交游的明遗民情况。第三章侧重于周在浚词创作内容探析。从周在浚的两部词集的文本内容入手,分为咏史怀古词、交游词和咏物词三大类,其中交游词又包括送别词、唱和词、题赠词。并对每一类词作重点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归纳各自的特点。第四章研究周在浚词的艺术风貌和词学观。这部分从情感基调、意境和艺术手法出发,考察其悲凄婉丽的词作风貌;在词学观上分别从词体、词风和词韵三方面进行了归纳概括。第五章研究周在浚词与清初词坛。首先,对清初词坛作整体概述,分析周在浚在词创作上与之有联系的词人群的整体状况;其次,把与周在浚有关联的词人进行个案比较,目的在于更好的认识周在浚词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