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利群 私德修身——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落后、屈辱的现实,激励着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报效祖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中国当时的困境有所改善。梁启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命运而劳累奔波,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所研究的领域涉猎众多。本文针对梁启超的德育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其德育思想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影响,目的是想通过对梁启超德育思想的研究,发掘其中可以为我国当代德育作为借鉴的内容。 梁启超的德育思想是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他通过比较中西方德育思想的利弊,发现中国传统德育过于强调私德,而公德则殆缺这样一个事实,认为社会在变,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也应该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特别是当时国人的劣根性很重,因此,必须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对国民的道德素质进行全面改造。所以,梁启超提出了“公德利群,私德修身”的德育主张,并通过道德革命和学校道德教育等方式来实践自己的德育主张。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对梁启超本人作品及后人对其作品的分析,使原本看似零散的梁启超德育思想归纳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德育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己席卷全球,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也采取了相应措
本文运用叙事研究方法,从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对三位上海成人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借助已有成人教育理论、访谈的口述资料和社会变革等资料,呈现出了各个时期成
当前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存在着许多病态现象,教学模式单调、大搞“题海战术”,长期下去习题课上学生习惯被动接受、对解题失去信心和兴趣。习题课具有巩固知识理解、发展数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