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应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大量存在,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对委婉语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谦敬语是委婉语中的一种,相对于委婉语来说它更具有中国特色。谦敬语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受到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脱胎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卑己尊人”的传统思想之中,从古至今都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交际中。相对于委婉语来说,谦敬语的研究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前人收集和整理了一些谦敬语的资料,对谦敬语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也尝试着编撰了专业的谦敬语词典,但仍需要对谦敬语进行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探索。本文以谦敬语的古今对比为切入点,通过对搜集的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中谦敬语语料的整理、归纳,试图对谦敬语古今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行一定的总结和研究,让谦敬语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化。在古代汉语中,谦敬语是有着非常高的使用频率的,不论是在日常言语交际还是书面交流中,谦敬语的身影都屡见不鲜。谦敬语的存在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合乎礼仪性和规范性,也如同润滑剂一般帮助我们构建了更加和谐的交际环境。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语言系统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变化,谦敬语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也因此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谦敬语的词汇系统方面,也体现在谦敬语的适用范围、使用人群和使用场合上。它不仅体现了谦敬语自身的发展变化,也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修辞之间的深刻联系。研究谦敬语能够了解谦敬语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基本情况,帮助我们把握汉语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另外对我们协调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交际氛围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谦敬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存,受到外来语言、网络语言等新兴语言形式的影响,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谦敬语,如何促进谦敬语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