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全球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需要能够迅速地响应市场需求,传统的紧密耦合的企业间合作已经很难满足要求。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这种为整合资源、技术和人力优势,由多家跨地区或跨国的企业组成的新的企业生产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格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可靠、成熟的分布式计算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支撑业务环节的IT系统的效率,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克服空间距离和异构性给企业间协同带来的障碍,为实现敏捷制造和虚拟企业的运作提供支持,形成具有数字化、柔性化、敏捷化等基本特征的优势互补型的虚拟企业。本文在对虚拟企业特别是虚拟制造企业现有运行模式分析的基础之上,在国家863计划项目“制造网格与制造资源协同管理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汽车协同制造网格研究及典型应用”等项目资助下,对面向服务的制造网格这一新型虚拟企业的构建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在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基础架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以及虚拟企业业务过程建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分类。在分析了虚拟企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和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企业两种组织模式:单核式虚拟企业和多核式虚拟企业,用以指导虚拟企业业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单核式虚拟企业有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之分,非核心企业依附于核心企业,有较好的稳定性,适合于链条式的生产方式。多核式虚拟企业的成员地位相对平等,他们之间形成即竞争又合作的模式,组织比较灵活,能够适应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2.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基础架构。提出了遵循OGSA规范的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基础架构,重点论述了虚拟企业应用支撑层中的项目管理、伙伴选择和业务过程管理等模块,为依据项目组织虚拟企业业务执行提供了支持。3.提出基于Naive Bayesian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利用文本分类的方法进行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提出利用语义属性训练分类器,给出了语义属性获取的途径及分类器训练和分类的方法,充分利用了Naive Bayesian分类器高效和简洁的特点,提高伙伴选择的客观性和有效性。4.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业务过程建模方法。在论述了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业务过程组建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过程建模方法:首先建立抽象业务模型,由伙伴选择中获取的候选伙伴企业提供的业务服务组成抽象业务过程;其次建立基于BPEL4WS的流程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进行基于属性的服务发现和选择;最后生成业务过程实例。5.系统实现与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构建面向服务的虚拟企业基础架构,实现了面向汽车整车制造业务的单核式虚拟企业应用,并基于敏捷供应链应用实现了虚拟企业模式的协作生产。下一步还需要在项目控制和管理、虚拟企业构建中的协同问题、以及基于语义的伙伴选择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