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和分子靶向治疗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2005.1月到2007.12月收治的68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到2009-4-1。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用表格进行病例分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以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方法评估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有68位胃肠间质瘤病人符合这项研究。所有病人都接受了手术治疗。中位年龄为57岁,女男比例为26:42。胃为最常见起源(n=50,73.5%)。而胃内多发生于胃体(n=29,58.0%)。胃肠道出血(27.9%)和触诊肿块(20.6%)是最常见症状和体征。CT最常用于术前诊断(n=57,83.8%),CT发现肿块的灵敏度为89.5%。肿瘤最大径中位数为6.0cm。外生性生长为主要生长方式(66.2%)。CD117阳性率为92%。CD34为86.8%。通过术后病理检查,13位病人诊断为良性,55位诊断为恶性或恶性潜能。54位局部和6位局部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病人都获得全部切除。1位多发,7位转移患者中,4位获得全部切除,4位获得不完全切除。11(16.2%)位病人进行淋巴结切除术,其中只有一位(1.5%)阳性。术前没有患者接受分子靶向治疗。术后3位局部,1位局部晚期,4位转移患者接受了伊马替尼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5.9月。完全切除患者中,有5位复发。术后早期没有患者死亡。术后随访4位患者死于肿瘤相关原因。3年生存率为91%。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小于5cm提高生存率。但是Cox模型发现没有提高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手术治疗依然是华山医院胃肠道间质瘤的根本治疗手段。但一些手术方式未能与时共进,比如楔形切除和腹腔镜手术。由于经济因素,多数患者未能接受相对正归的靶向治疗。由于住院病人的随机性,样本含量小,事件发生率低和随访时间不够长,我们没有发现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人类大肠癌中Ezr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构建一个包含有66例结肠癌组织和33例淋巴结转移灶的组织芯片蜡块,应用免
本研究从高宽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研究发现,儿童能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拥抱兴趣、体验成功、拥有控制权并且获得自我效能感五种内部动力
运用2002~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人力资本红利、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动态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人力资本红利"逐步替代传统"人口红利",对经济的促进
目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信号通路在人类多种肿瘤中持续激活,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浸润及转移。本试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它们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
新时代,网络媒体已经被使用到不同领域,同时对其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当然也包含初中作文教学。学生开始利用各种设施商务,如平板电脑、手机、计算机等,通过上网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还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整合网络媒体的共享性、自由性与开放性,优化语文教学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与创作积极性,激发作文课堂的教学活力与生机。  一、为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维普数据库等在线数据库,检索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参照改良Jadad标准),使用Rev Man 5.3软件
研究背景:胆固醇结石病(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致使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促/抗成核因子失衡以及胆囊动力功能障碍,促进了胆石形成。其中胆固醇过
根据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发展趋势,对农业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培养模式改革对工程专业本科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