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整合第二课堂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项目工程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以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响应,这项计划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对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建设者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甚至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项目置身于第一课堂教育教学体系之外,没有和教学计划很好的融合;素质拓展管理队伍单一;实施单位缺乏对该项计划的有效认证及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社会认同度不高;认证成绩真实性遭质疑等。   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滁州学院为例,分析目前案例学校实施这项计划的优势与不足,并提改进措施,力求使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切实有效地开展,实现该项计划应有的教育功能。   第一部分分析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出台背景,结合素质的内涵,阐述大学生素质的定义与内涵。素质包括文化、思想道德、身心、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素质教育应分为智力性教育和非智力性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动手和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坚强素质方面等的不足;研究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其主要意义在于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团学组织发展的新形势、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体制改革和大学生自身发展中的主动需求,论证了这项计划对国家的未来和青年的成才有重大的作用。   第二部分以滁州学院为例分析现阶段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现状,探讨滁州学院实施这项计划的优势和不足。实施优势是将大学生素质拓展与教学计划相融合,实现定量评价,在保障体系、活动经费的投入和共青团及学生会建设方面给予一定重视,督促和鼓励师生对这项计划的贯彻和实施;其主要的实施阻力和不足之处在于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尚未形成社会共识、管理者队伍结构单一、尚未与专业教学深度结合、参与面存在分化倾向等。   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加强和改进该计划的主要措施:首先实现制度化建设作为保障;重点做好融合教学计划、职业设计指导、丰富拓展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等五环节的落实,然后提出加强其实施力度的措施:将加强制度化建设纳入素质拓展完整科学的体系中、建立由学校组织、教师参与、院(系)实施的立体工作网络、进一步丰富素质拓展计划中的内容与形式和不断完善以“三个结合”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测评体系,为深入推行这项计划提供了改进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当前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的严峻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中,迫切要求思想政治
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掀起了一场生物经济时代的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跟其他的新兴技术领域一样,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也需要得到法律的有效保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是互联网环境下新兴的教育模式。慕课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开放教育运动的兴起。2001年,美国高校为了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
随着我国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不断发展,行业发展的法制化要求不断加强。行业立法的出现既满足了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标志着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作为新的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MDS患者29例,根据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剂量的不同,分为8 d方案组(12 mg·m~(-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