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甲状腺手术时应用术中神经监测系统的作用,为甲状腺手术过程中的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应用提出有力的证据,并研究改进措施,以期减少甲状腺手术中及术后远期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高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二次手术甲状腺患者和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患者共70例,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33例,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第二组37例,未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详细询问病史,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史及并发症,详细记录术中监测过程,统计术中喉返神经刺激后的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分析神经监测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结果:对术前及术后所有行甲状腺手术的70例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应用卡方检验,应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系统的患者与未应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系统的患者之间,喉返神经损伤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系统可提高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安全性。
统计70例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应用t检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麻醉时间与手术时间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系统的患者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统计分析术中记录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刺激后EMG波形数据,应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类神经刺激后波形差异,发现喉返神经与迷走神经刺激后波形潜伏期有明显差异(P<0.01),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迷走神经刺激后波形与喉返神经刺激相比,潜伏期明显较长,但是振幅无明显差异。
详细记录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调整方案,统计分析术中接受喉返神经监测的患者术毕LOS情况及术后喉镜检查结果,计算喉返神经监测系统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发现阴性预测值达到100%,但是阳性预测值仅25%。喉返神经监测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受限,需要结合术者的解剖结构认识及避免神经损伤的技巧,再用术中神经监测系统作为辅助,达到提高神经安全性的目的。
结论:
1、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在甲状腺手术,尤其是二次手术的患者中能够增加术中喉返神经的安全性,对甲状腺手术减少喉返神经的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2、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术者详尽的神经解剖知识、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手术经验。单纯依赖IONM具有一定盲从性,由于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的存在,使用不当反而有可能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使用IONM系统需要结合术者解剖结构认识及避免神经损伤的技巧,再用术中神经监测作为辅助,提高手术安全性。
3、IONM系统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带来经济负担。所以我们主张在疑难的甲状腺手术中应用IONM系统更加合适,而在单纯的常规甲状腺手术中应选择性使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及设备开发技术的提高,IONM将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为甲状腺手术中的神经解剖保驾护航,IONM系统具有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