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陵派闽人作家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盟主李东阳作为有明一代的馆阁大家,以宰辅身份主持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茶陵派与前七子之间的文学创作情况颇为复杂,始终伴随着台阁体和复古主义思潮的交织。茶陵诗派作为连接明初“台阁体”与明中叶“复古派”的纽带,在明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明诗经过茶陵诗派的发展,由雍容典雅的台阁体风格转入“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的复古思潮。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可以看做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的缩影。尤其是茶陵派中闽人作家,对茶陵派的影响深远,更对闽地文学的发展进步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基于明代茶陵派闽人作家为主要线索,从李东阳与闽地文学的渊源着手,在阅读李东阳《怀麓堂集》、《李东阳续集》、吴宽《匏庵集》、谢铎《桃溪净稿》等茶陵派宗主和骨干成员的文集和闽人作家文集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闽人作家群体进行勾勒,研究茶陵派闽人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和交游等方面的情况,最终总结出茶陵派闽人作家在整个茶陵派发展史上的作用及地位。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明代福建籍茶陵派作家中相对较有影响且有较多作品传世的作家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从文学水平、时代先后、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和研究,从而大体勾勒出有明代茶陵派闽人作家的整体风貌,揭示出了福建文学的一些地域特点。本文的具体研究脉络如下:首先在本文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介绍;其次,对闽地文化与李东阳进行了论述,主要介绍栏目闽中文学家族,并以建安杨氏家族及福州府林氏家族为典型代表作了具体的分析。同时对《唐诗品汇》的影响及《怀麓堂诗话》对其的吸收作了探究。再次,对明代茶陵派闽地的成员作了考证,主要通过其所处的地域不同而划分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茶陵派福州府作家群体、茶陵派兴化府作家群体、茶陵派漳州府及泉州府作家群体及其他州府的茶陵派闽人作家群体。然后对茶陵派闽人作家群体的交际进行了研究考证,主要从闽人作家群体与茶陵派成员交际考及闽人作家群体与前七子的唱和两个方面来探讨。最后,介绍了茶陵派闽人作家群体的创作风格及阶段性演变,从茶陵派闽人作家群体创作风貌概述,以柯潜和彭韶为代表的馆阁作家,以林俊、林廷玉为代表的闽人作家对宋诗的学习,闽中诗风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演变几个方向进行探讨。在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护理大专生评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632名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大专生评
文章研究了环烷基减压渣油和石蜡基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工艺生产脱沥青油的影响因素,并考察脱沥青油作为重质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同样制备合格的重质润滑油
目的探索上海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体验。方法选取上海市4家养老机构共12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被访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归纳为冲突、忧虑
“新左翼”文学具有纯粹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正是在这一理想的指导下它们在历史记忆重访的作品中寄托着纯粹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当它们回到现实则批判社会不公,并呼唤革命的
现阶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改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电子商务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过程综合是过程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近二十年来,它一直是化学工程师研究的热门领域。过程综合的特点(组合爆炸问题)限制了基于数学模型的算法解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目的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国际环境的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为开展本科护理学专业认证提供依据和科学的评价工具。方法考察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现状,并组织专家小组会议
词在诞生之日起,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诗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今学者对他们的区别已有很多著述,但多倾向于从情感、意境、意象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形式的区分还比较少,或
李因篇、录枝蔚、李柏是明末清初时期陕西關中的三位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成就、数量和影响在陕西關中诗人中有很大的代表性。本文以李因篇的《受祺堂诗集》、孙枝蔚的《
论文提出儒家思想在伦理和内在向度存在较高的合理化潜力,并把这种内在的伦理合理化称之为和谐合理性。随后,从合理性分析的三个层面对和谐合理性进行论证。在此,主要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