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的用色历史渊源流长,山水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中西方艺术融合下,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新的发展,当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大胆革新,重视色彩,不断的加强色彩在作品中的使用力度,一方面广泛吸收与借鉴外来艺术的观念和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从本民族艺术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作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色彩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的山水画作品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情感流露上都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山水画用色的进步来源于画家在创作中的不断实践。山水画色彩的使用已不再是单纯的青绿着色和水墨渲染,而是重视肌理、水、墨、色的多种技法的混合使用,重视色彩的构成意识与色彩的装饰性,强调色彩在山水画中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色彩语言是时代内容的需要,山水画家纷纷追求个性色彩的表达,注重情感的表达。山水画用色更为主观,色彩的象征性也被进一步拓展,色彩的表现可以大到关乎民族精神的表达,对广袤无垠宇宙空间的精神向往,小到田园理想与乡土情怀的抒发。本课题围绕当代山水画色彩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突破与创新,寻找和梳理山水画色彩运用的新的表现技法与审美价值取向。首先对传统山水画色彩理论进行梳理,探析传统山水画的色彩观念、技法特征以及审美情感。重点探讨在西方绘画思想影响下,当代山水画色彩表现演变与发展,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多样性。总结与归纳材料技法的创新,内容题材与情感的拓展,并结合典型的色彩案例分析,更进一步说明了山水画色彩创新的趋势。最后针对个人的色彩实践,探索山水画色彩创新的更多可能性。研究当代山水画的色彩不仅是山水画历史发展的需要,也对当代的山水画创作中的色彩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课题力在以真正健康的心态来寻找和探究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当代面貌,以事实去论述,提高更多学者或者人们对当代山水画色彩的关注与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