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AR/相机/INS/GNSS的机器人定位与建图技术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搭载低成本传感器的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连续、准确定位和建图的需求,针对密集Li DAR过于昂贵而低成本的“稀疏Li DAR-相机”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 DAR/相机/INS/GNSS的机器人定位与建图技术,并在校园开阔和复杂环境下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如下:针对前人的Li DAR-相机标定方法精度不高和需要特定的标定靶或标定场地导致操作不够简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相机拍摄红外扫描线的Li DAR-相机标定方法。该方法只需要利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墙角结构和能够记录Li DAR红外扫描特征的相机,在保证简便性的同时标定结果能够达到当前的先进水平。首先,分析了使用红外扫描线进行标定的可行性,比较了六种主流Li DAR激光的波长与普通工业相机的量子效率;接着,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红外扫描线对应的2D点,并使用面拟合提取点云中对应的3D点;然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面拟合提取的点云3D点精度;最后,通过中误差、重投影误差和投影效果三个方面完备的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标定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Li DAR-相机标定精度达到约0.1度和0.5厘米,在图像上XY轴方向上重投影误差都小于1.4像素,标定投影效果比主流开源自动驾驶软件Autoware更加准确,可见本文所提方法在保证其简便性的同时能够达到当前的先进水平。针对密集Li DAR过于昂贵而稀疏Li DAR无法很好地进行特征提取和低成本的“稀疏Li DAR-相机”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条件下异步Li DAR-相机实时特征融合方案方法。首先,将Li DAR、相机、GNSS、IMU等传感器的时空基准统一,其中Li DAR和相机的外参是利用本文所提标定方法得到的;接着,以GNSS/INS组合导航的定位结果作为纽带将运动条件下异步采样的点云、图像进行配准;然后,利用分割、聚类和滤波得到点云的几何特征,通过深度学习获得图像中动态目标的语义特征,再将点云、图像在特征层面进行融合;最后,基于移动机器人平台测试评估了特征融合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很好的融合稀疏Li DAR点云和相机图像的特征信息,在移动载体上对复杂环境下行人和汽车的点云类别提取成功率均达到90%以上、点云提取准确率均达到85%以上。此外,该方法在电脑和嵌入式处理器Xavier上平均耗时分别为55.5ms和37.8ms,均能达到10Hz频率的实时处理效果。针对实际环境十分复杂导致定位与建图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i DAR/相机/INS/GNSS的机器人定位与建图方法。首先,设计了INS辅助的Li DAR里程计,利用惯导短时高精度的特性提高Li DAR里程计定位精度;接着,基于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将Li DAR里程计速度与GNSS/INS组合导航进行实时融合,并针对实时融合中计算延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INS辅助的速度外推方法;然后,利用Li DAR/GNSS/INS融合的高精度定位结果将点云转换到地图坐标系下,并根据点云图像特征融合结果构建剔除动态物体的彩色点云地图;最后,在开阔环境和包含大量GNSS信号不佳场景的校园复杂环境中基于移动机器人平台进行测试与评估,本文所设计的GNSS/INS/ODO/LO融合方案相比GNSS/INS松组合在校园复杂环境下“北-东-地”方向上误差的RMS分别改善了79.5%、55.4%和68.1%,在航向误差的RMS上改善了11.0%,“北-东-地”方向上误差最大值从9.44米、3.46米和3.29米分别降低为0.792米、1.20米和0.94米。本文所构建的特征点云地图能够很好的将动态特征在点云地图中标注或剔除,构建的彩色点云地图中道路、斑马线、车道线清晰可见,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复杂环境下行人和车辆较多且机器人暂未实现自动行驶功能的情况,一般方案所构建的点云地图会包含机器人操作员和道路上汽车、行人等许多动态物体,而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综上所述,为了满足搭载低成本传感器的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连续、准确定位和建图的需求,本文从Li DAR-相机高精度标定、动态异步点云-图像特征融合以及Li DAR/相机/INS/GNSS融合定位与建图三个方面最终解决了低成本的“稀疏Li DAR-相机”系统不够完善和复杂环境导致定位与建图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基于移动机器人平台在校园复杂环境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GNSS/INS/ODO/LO方案与GNSS/INS方案相比有明显的改善,本文所构建的彩色点云地图道路、斑马线、车道线清晰可见,也从侧面印证了Li DAR-相机标定和动态异步点云-图像配准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大众认知的增长,新兴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全球资源储备消耗严重等各个因素的影响,未来汽车将会往电子电器、车联网、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等方向高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数量和运算能力需求也都会随着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车辆电子电器架构的进化不仅增加了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对车辆总线的通讯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总装车间作为车辆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运行状态直接影
目的:结合临床用药经验观察及中医基础理论认识,本研究通过评估诊室随测血压、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等方式,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加减镇肝熄风汤对上述诸多方面的影响,临床研究证明了镇肝熄风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提供了新思路。方法: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部收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4
学位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类独特的纳米荧光团,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高抗光漂白性、宽带吸收、窄带发射等优良光学性质,广泛用于发展高灵敏的荧光探针/传感器。纳米水凝胶(Nanogel,NG)是纳米尺寸上由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结构可调、抗污性强、靶标富集等特性。纳米水凝胶包覆传感器,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理化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基于传感器固定技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理论和治未病思想,观察亚健康状态下阳虚体质者实施火龙灸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并以TDP治疗仪照射治疗为对照,以表明中医特色疗法火龙灸干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性。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病人,且符合阳虚体质亚健康诊断标准,共72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以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为治疗部位,对照组采用TDP治疗仪照射治疗,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外卖私厨、代驾专车以及家政服务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纷纷出现,互联网平台用工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用工模式具有很多新的特点,由于互联网平台用工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传统的劳动关系理论在互联网平台用工的大背景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法律面对现实的滞后性便显现出来,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与劳务提供者之间的用工合同性质的判定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平台用工的
目的:临床研究观察中药处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儿童厌食病脾气虚证。通过比较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体质量、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锌含量等,评价并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减对儿童厌食病脾气虚证的作用机理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有效性。方法:通过整理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病例,筛选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西医诊断均为儿童厌食病且中医辨证为脾气虚证。共收集65例,按就诊顺序编号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