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意义非凡。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称。欧美日韩等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通过梳理文献、历史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剖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以美国、法国、日本等几个典型的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软实力构建作为案例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软实力建构策略,尤其对前人较少关注的第三部门所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文章阐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古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表现在对周边国家生活习俗、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新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上有其独特性,主要借助于意识形态和权威政治手段,并且效果显著。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这当然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文化软实力资源转化能力不足;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总量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三、文化传播力不强,文化赤字严重,在文化信息传播的效果、深度方面都有很大欠缺。文章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经验及启示。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如下几种基本类型:美国采用市场化的模式,将文化发展作为一项市场行为,由市场和消费决定文化产品的生产;法国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在政府主导下的,以管理和资金投入为主要方式,主导文化艺术发展是法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法国在其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铸造出多元融合的国家特性,所以其文化构建也体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特征,除了大力推广法兰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多样性。日本结合本国国情,选用质量文化模式借助颇有创意的动漫文化产业,推行“价值观外交”,注重科技这一关键因素。在其动漫文化产品中树立日本形象,宣传日本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论。总结来看,这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遵循以下几个规律:一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同时注重法律保障;二是以强大的产业链为载体;三是打破政府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主导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而是将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相结合,注重发挥三者的联动效应。通过这几个国家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肯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以强大的国家硬实力为基础,以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以积极开放的国家间交流为纽带。文章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长久考虑,夯实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策略为:第一,要厘清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构成;第二,同时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质与量,完善法治,发展市场化模式,注重科技创新的关键角色;第四,打破政府主导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共同发力的文化发展格局,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在文化对话中,第三部门是重要力量,具有及时性、灵活性、有效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