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同步化和标准化的“大班”教学受到了挑战,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教育资源和关注的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近十年来,有关小班化教学的课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小班化教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小班化教学也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本文在查阅和回顾大量文献、资料,追寻小班化教学研究足迹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启动及实施的具体过程。并通过对比实验、调查统计等手段,概括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实施以来的诸多变化,分析了改革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的建议。论文力求将青岛二十八中有效的小班化教学研究经验进行整理推广交流,通过与全国各省市实验区的深入探讨,以期更好更快地促进小班化教学改革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推进全国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第一部分,小班化教学产生的背景分析。首先从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城市发展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学校面临严峻考验等三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然后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多角度分析了小班化教学产生的原因,概括其必然出现的现实背景。第二部分,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对小班化教学所涉及到的四个基本概念:“小班”、“小班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了概念界定。围绕教育均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个基本理论依据,对小班化教学进行了深入解析。第三部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步骤、“互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立体多元”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为进一步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启示。第四部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理性反思。既回顾了实践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又明确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实际和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现状,进行有效的对策研究,为小班化教学的继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