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gCu/Cu无铅焊点界面化合物生长规律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在许多技术领域发挥着主导性作用。钎焊技术是信息产品组装和封装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通讯、家用电器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广泛应用。随着电子组装和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加,曾经大量应用的Sn-Pb系列合金因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无铅化已成为电子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长期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无铅钎焊焊点的蠕变断裂、疲劳断裂开路失效、电迁移失效等均与焊点界面IMC有关,即界面IMC是影响无铅焊点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无铅焊点界面IMC生长变化规律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以广泛应用的Sn-3.0Ag-0.5Cu无铅钎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钎焊时间对IMC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钎焊时间增加,界面IMC平均厚度在不断增加,而界面IMC不平整度呈现先增加而后又趋于平整的趋势;钎焊时间较短时,界面IMC生长速率相对较快;60s后,由于Cu6Sn5阻碍液态金属与Cu基板间的传热和传质,导致界面IMC生长速率变缓。基于自制原位观察装置,研究了界面IMC在110℃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以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等温时效120h出现Cu3Sn层;随着时效时间增加,界面IMC厚度在逐渐增加;界面IMC生长具有三维特性,Cu6Sn5在纵向方向上的生长变化比较明显,而在横向方向上变化不明显;在垂直于试样界面上具有相似的生长变化规律;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IMC的形貌由扇贝状转变成较为平整的层状,同时出现分层现象。基于自制多场(温度场、应力场、电流、磁场)耦合装置,研究了在多场耦合的时效过程中150,125,85°C不同温度下界面IMC生长规律,研究表明:其生长变化趋势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温度越高,界面IMC生长速率越快;钎焊接头在85,125,150℃多场耦合时效时,IMC形貌由扇贝状转变为较平整的层状。在多场耦合时效过程中,在Cu6Sn5层中发现了白色的Ag3Sn颗粒,而且普遍出现在Cu6Sn5凹陷处。界面IMC生长厚度与时效时间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其生长受扩散机制影响。多场耦合作用使界面IMC生长速率加快,通过拟合曲线得出150,125,85°C扩散系数D分别为D1=4.54×10-17m2/s, D2=1.23×10-17m2/s,D3=3.32×10-18m2/s;同时,耦合时效降低了界面IMC的激活能,整个IMC层的激活能为49kJ/mol。
其他文献
传统的自稳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围岩质量分级,再针对各级岩体中不同跨度区间的隧道进行自稳时间及可能塌方程度预计。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枚举式,根据围岩级别,当最大跨度在
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和短距离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研究与设计了一套现代化大型铸造车间用的自动配料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时监视与控制配料过程中各种设备的运行
本文围绕纳米材料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物而展开。基于吸附法和纳米材料的优点,制备了一系列磁性纳米复合吸附剂。纳米磁性颗粒、未改性的磁性纳米壳聚糖,戊二醛改性后的磁性纳米
微博凭借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快速性优势,在中国获得迅猛发展,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维护人际网络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把微博置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进化过程中
输电线路因鸟害导致跳闸的事故频频发生,原因是鸟类在输电线路周围活动,对电网的运行安全造成威胁,导致保护装置误动作跳闸,造成停电事故发生。对于如何防治鸟害跳闸,使鸟类
[目的]针对当前补碘思路重在贯彻“科学补碘”的防治策略,调查日照市居民碘营养水平,为科学补碘与防治碘缺乏病提供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方法]在日照市所辖区域范围内,对居
进入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凝聚力仍需提高。加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研究,对于中国高校共青团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新闻信息是要靠受众进行传播的,受众具有广泛性、混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受众心理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较大,把握好受众心理的特点,对于引导舆论走向、传
数学课堂动手操作,固然重要,但要注意把握时机。在什么时候操作才有效?在什么时候操作是无效?这是我们一线老师经常困惑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区"与浙江名师同行"活动的两节同课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理及证候特点。方法:以腺嘌吟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分别采用不同中医治法的方药-四妙散、二陈汤、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并进行体重及相应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