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脊椎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MHC常作为家畜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分别对四个山东地方绵羊品种和两个国外引进品种DRB3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分子遗传学检测,得到以下结果: 1.六个绵羊品种DRB3基因第二外显子第15、154、168、220位的碱基存在多态性,其中检测到TaqⅠ、PstⅠ、HaeⅢ酶切位点分别由1、2、5种等位基因控制;综合3种酶切结果表明,六个绵羊在三种内切酶位点上共有8种等位基因。 统计分析表明,在PstⅠ位点上,道赛特羊、洼地绵羊之间PstⅠAA、AB、BB的基因型频率和PstⅠA、PstⅠB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特克赛尔羊PstⅠAA、AB、BB基因型频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HaeⅢ位点上六个绵羊品种基因型HaeⅢAD、BD、DD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PstⅠ位点六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均为PstⅠBB和PstⅠB。 PstⅠ位点两个国外引进品种的x~2值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处于非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四个山东地方绵羊品种的x~2值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于平衡状态。HaeⅢ酶切位点:小尾寒羊的x~2值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余五个品种的x~2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于平衡状态。 2.对山东地方绵羊五个血液生化指标的效应分析表明:其中在白细胞数上山地绵羊与其它三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淋巴细胞比率、嗜中性粒细胞比率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大尾寒羊与其它三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基因型效应在五个血液生化指标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五个血液生化指标品种效应为主要效应,没有找到标记效应,且模型的决定系数不高。 3.人类、牛、蒙古山羊、蒙古绵羊、哈萨克山羊、西班牙山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山地绵羊、洼地绵羊、道赛特羊和特克赛尔羊的DRB3基因核苷酸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比较高。山东地方绵羊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