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110米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运动训练特点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田径在跳高、女子中长跑等项目上都有过辉煌的成绩,但都没有延续下来。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得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在直道项目中的第一块金牌。怎样才能使我国的110米栏形成整体优势,并保持下来?通过查找文献及他人的研究,发现盲目地复制成功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或是训练模式,对其他运动员进行培养时,往往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这样不仅对我国田径的发展不利,还可能使一些优秀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运动员被埋没。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归纳法,在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后,收集整理了有关我国男子110米跨栏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体能训练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将我国110米栏自建国以来的训练历程,按照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当时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为五个阶段。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阶段我国运动员都在技术上保持着优势。我国运动员在前四个阶段的技术训练中存在重视摆动腿的快速下压,忽视攻栏蹬伸技术的训练,重视跨栏步技术训练,忽视栏间跑节奏训练的问题。第五个阶段以刘翔为代表的我国优秀110米栏运动员技术趋于完美,各项数据接近理论上的理想水平。当能表现我国运动员身体灵活、协调、反应快等技术特征的速度利用率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时,我国的110米栏成绩最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说明速度利用率是我国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要的训练手段。在体能训练方面,“以量为主”的训练思路曾经在基础训练时,使我国运动员成绩提高较快,但运动量过大,产生的疲劳积累致使运动员的速度提高缓慢,同时也没有解决运动员专项耐力问题,在九十年代末开始重视神经、肌肉的训练后,速度提高很快。实践证明这种体能训练思路是正确的。110米栏是一个技术和速度相结合的项目,我国运动员在平跑速度上一直落后于欧美运动员,但身体协调、反应快是我们的优势,在平跑能力提高缓慢情况下,加强栏间跑和跨栏步技术的训练,充分发挥我们在技术上的优势,同样可以在110米栏项目上取得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国企改革仍处在“攻坚”阶
经检索文献发现,对于粤超联赛的学术研究是相对较少的,绝大部分的文献的研究方向在区域性联赛的运作方式研究、品牌提升研究、战略研究、发展状况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于粤
世界性的体育赛事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许多企业并未赞助重大的体育赛事,但是他们也会选择借助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进而开展与赛事想关联的营销活动,这种行为便被称作为埋伏营销。  
外交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功能,它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体育外交作为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具有体育与外交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体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