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得已”之辩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天主教入华传教,因而引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目前,已有众多著作从多个角度讨论这场中西文化的相遇,而本文选取这场纷繁复杂的相遇中的一个小点为重心,即康熙四年(1665)杨光先的《不得已》和利类思《不得已辩》之间的辩驳。《不得已》是杨氏批判西洋历法,攻击天主教的一个言论集。该书汇集了其不同时期的二十一篇文章,其中正文篇目最早撰于顺治十六年(1659)如《辟邪论》等;最晚作于康熙四年(1665),如《叩阍辞疏》等。同年(1665),传教士利类思著《不得已辩》进行护教,对杨光先的非难予以反驳。其实杨氏的反教与利类思的护教都是出于各自的“不得已”使命。两种各具渊源的“不得已”意指维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不得已”使命同天主教传教的“不得已”使命。天主教会内源自保禄的“不得已”,因着传教士入华而与儒家思想中源自孟子的“不得已”相遇。两种“不得已”的相遇不但产生过激烈辩论,也提供了交流对话的机会。二者既有某些方面的契合,也有着难以调和甚至决不妥协的争执。本文先对两种“不得已”的来源、传承及二者的相遇作出交待;再集中审视由两种“不得已”所引起的,《不得已》和《不得已辩》之间的辩论,以期从中探究到天主教文化和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差异。
其他文献
话语误解(以下简称误解)是言语交际中一常见现象,对误解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言语交际规律,更好地进行交际。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主要以人
本文旨在研究初中级水平的留学生在汉语口语测试中的焦虑情况,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问题的研究:首先,分别考察了不同背景的学生个体在焦虑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则引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需要熟练掌握英语交流的能力,因此口语在英语学习中越来越重要。然而很多学生的英语发音存在许多问题,其中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英语的发音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迎来了巨大发展,这些行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行业的方方面面,其中电力行业作为经济发展行业中流砥柱之一占据重
目的探讨体位适应性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复合土工膜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主要还集中于渠道、低土石坝、施工围堰、病险水库渗漏治理等领域,在高土石坝中应用较少。结合复合土工膜在泸定水电站高土石坝中
一、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医学科研档案属于医院在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科学管理提高以及生产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并且具有极高价值的图标、文字以及声像等材料。医学领
本文运用非对称随机波动(Asymmetric Stochastic Volatility,ASV)模型,以1997年为分界线,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市场波动反应模式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对
“汉藏语系”的概念提出,至今已200年。在这期间,学者们搜索了大量的汉语和藏语的对应词项,以期证成汉语和藏语的亲缘关系。但这些对应项并不都是可靠的,在汉藏比较的研究过
面对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超常艰巨的发展任务,国企如何构建新机制、创新新形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凝聚力引领力,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