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或省际之间,关于省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省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较为少见。对西部地带省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西部省域经济整体和谐发展、缩小省域经济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论文在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测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其次,本文利用多种测算方法,采用1999-2009年云南省16个地级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动态和静态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9年,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第三,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基尼系数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产业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省域经济增长差异主要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差异所致,但第二产业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逐年缩小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徘徊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非常微小。利用锡尔系数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地区结构分解,结果表明:云南省滇中、滇南、滇北地带间差异对全省总体差异的影响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还有上升趋势;在各地带内部的差异中,滇中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有所缩小,但一直是仅次于地带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第四,从经济发展效率差异角度研究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并对1999-2009年非有效的12个地区进行了经济投入和产出效率的投影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综合效率偏低,但滇中地区相对较高,大多数地区的规模效率高于纯技术效率;非有效的12个地市中,都存在着产出不足,大部分地区的劳动力投入冗余较大,而资本投入都没有冗余。最后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与区位优势是区域经济效率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上述实证研究,论文得出促进云南省区域经济整体和谐发展的初步结论和政策建议。